■ 澜欣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3.6万余种,居全球第三。
我国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中,脊椎动物约7300余种,其中兽类564种、鸟类1445种、两栖类416种、爬行类463种,其余为鱼类;而大熊猫、朱鹮等400多种野生动物为中国特有。我国特有植物种类约1.7万余种,如银杉、珙桐、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112种均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类。
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许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生存状况不断改善。藏羚羊从几万只恢复到目前的30多万只;白头叶猴从八十年代的300余只恢复到1300多只;白鹤由210只增加到4500余只……
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扩繁和迁地保护,目前已向野外回归了206种濒危植物。我国还建立了约200处植物园,系统收集保存了兰科植物、苏铁、木兰等濒危植物种质资源。普陀鹅耳枥、华盖木、峨眉含笑等一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初步摆脱了灭绝风险。为全面准确摸清资源底数,我国还开展了第二次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调查,以及兰科植物专项调查等工作。
与此同时,我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建成国家公园试点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域面积的4.1%。其中,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同时,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改善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使种群得到休养生息。其中湿地保护率超过50%,64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