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全国工商联主办,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承办的“巾帼心向党·百年正辉煌”第38期德胜门大讲堂在京开讲。在“薪火永传承”篇章中,几位新生代女企业家代表围绕感恩、梦想、回馈等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创业体会。
感 恩
无论是白手起家,还是接过家族的接力棒,很多年轻的企业家一路带着感恩之心成长起来。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竞想感激的人很多。
“首先是父亲,他是企业的创始人,为企业操劳了大半生。” 张竞表示,接着是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贫穷与饥饿,更没有经历过战火和生命的危险,但是我的生命里也充满着挑战。我要感谢自己的坚强。”同时,还要感谢一路教诲自己的老师,一直关心自己的各级领导,以及愿意相信自己、一起打拼的小伙伴。
“我更应该感恩的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张竞加重语气说,“正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年轻人发展的平台和机遇。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这个‘大平台’上,青春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
张竞所在的家族企业从事的是动物疫苗的研发制造。她介绍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动物蛋白提供国和消费国,我们有着全球70%以上的淡水养殖量,全球第一的禽肉产量、禽蛋产量、肉羊产量,全球第二的牛肉产量……如何给动物食品王国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进而保护人类的健康?张竞带领团队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随着科技创新、科技强国时代的到来,生物制药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新一轮战略发展定位中,我们将继续发挥产业链头部企业的作用,依托生物安全的三级实验室,将动物安全、食品安全捍卫到底,回馈这个时代。” 张竞坚定地说。
说到感恩,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蕴蓝最想感谢的是父亲。年少时,父亲在张蕴蓝眼里是那个最严厉的人、那个总会指出自己缺点的人。成人之后,张蕴蓝才深深感受到父亲的大爱以及他言传身教的深刻含义。
“我最先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诚信,也正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诚信品质,创新服务。”大学毕业后的张蕴蓝进入由父亲创建的家族企业,经历了从传统的服装制造业到全球领先的服装智能定制企业的转型升级。“父亲经常说,诚信是一座高山,酷特智能发展到今天,必须要保证这座高山不坍塌。” 秉承诚信,张蕴蓝也在多年的工作中,受益颇多。
“从父亲身上,我学到的第二点是创新。创新是我们从传统企业走到今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更要感谢父亲对我的包容。”张蕴蓝清楚地记得,在自己接管营销部的那年,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当年的财务报表很难看。“当时,企业内外有很多不好听的话,但父亲一句怨言都没有。他是在包容我去试错。”
去年底,张蕴蓝正式接过父亲手中接力棒,担任公司董事长。张蕴蓝说,父亲在一些关键事件和节点上总能给予中肯的建议,“我跟父亲见面的机会不多,他会通过长长的文字发给我他的意见。然后还会说,‘这仅仅是父亲的个人意见,如果哪些语言伤害到你,希望不要介意’。”每次,张蕴蓝都会特别认真地去琢磨这些文字,“父亲的话含金量很高,对我和企业来说,很有价值。”
梦 想
“歌德曾说过,没有在长夜中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所以,我有理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人生和梦想。”台上,吉林省超凡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凡语调平静。
张超凡举起空空的左袖,说:“对,我的左小臂是缺失的,出生时就这样。所以儿时,我最初的梦想是照顾好自己。”一路走来,身体的缺失让张超凡比常人更加坚强和坚韧,从不轻易认输,她希望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学毕业那年,23岁的张超凡放弃了北京保研的机会,选择返乡创业,在长春创办了东北三省首家国学书画院——艺凡艺术教育培训学校。
创业并非易事,为了自己的梦想,她每天像小陀螺一样,招募优秀教师、组建团队、到处募集资金……
2016年初,张超凡创办了“超凡公益梦想课堂”,免费为山区怀揣艺术梦想的低保户、特困学子、自闭症儿童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实现艺术梦。“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超凡姐姐’能做到的,他们有一天也一定可以做到。”
如今,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并打造了“超凡梦想小镇”基地公益项目,该基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文明号,招募了1.2万名志愿者,创立了新时代筑梦展厅、公益梦想课堂、青少年双创基地等。
“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我会脚踏实地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张超凡感慨,“女性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并不是有多大的魄力,而是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如果说梦想,持续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就是我和团队的梦想。”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健说。公司1997年成立时,业务板块之一是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公司接受挑战,承担起奥运配套工程的噪声控制项目。赵健说,“24年来,我们做了很多技术创新方面的项目。守正创新,恪守正道,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是我创业多年最大的体会。”
程序员出身的上海莘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雯,抱着用科技创新赋予传统教育行业的梦想,进行了两方面尝试。“一个是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去学习,我们把教学用信息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第二是让老师更加高效地去教学,我们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老师的教育质量。”徐雯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用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教育向优质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走进全国各地学生的课堂体系。”
回 馈
2009年,黄雅云来到云南昭通,成立云南土妈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她的有机农业创业历程。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中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昭通,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黄雅云介绍说,她在村里调研发现,大部分老百姓只种植两种作物——玉米和马铃薯,他们既不懂病虫害防治技术,也不懂中耕培土技术,更缺少优质种薯跟肥料,所以产量非常低。
黄雅云萌生了帮助农户种好马铃薯,助力脱贫增收的想法。于是,一个土妈妈+马铃薯整村推进脱贫项目诞生了。
在黄雅云团队的帮助下,村里马铃薯的亩产量提高到了原来的3倍,团队帮助的村庄扩大到8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黄雅云的愿景里,不仅仅是多帮助一家贫困户,而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脱贫帮扶机制。
“从2016年至今,我们帮助了3700多户农民增收,其中有贫困户2100多户。回头来看,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帮助他们成立合作社,让农户在当地有了组织;二是培养了合作社里的致富带头人,可以组织管理合作社。” 2020年,昭通市180多万人口如期脱贫,黄雅云非常开心,公司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殊荣。
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融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黄丹青是公益项目“粉红丝带”的发起者和倡议者。
从2013年至今,该项目已经帮助福建省500多名贫困乳腺癌患者。黄丹青认为,有爱心的企业家非常多,但最重要的是要持续做下去。不但要花钱,而且要花时间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尽可能去影响周围更多的人。
“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宣传和连接,让更多的姐妹加入公益活动中,帮助更多地区的百姓安居乐业。” 黄丹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