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国内第一支由中央企业发起成立的环境产业基金的倡导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十二届执委、第十四届北京市人大代表,曾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21年6月28日,她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成为国资委系统500余万名党员的优秀代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婷
刘昆出生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老党员,从小就耳濡目染接受党的教育。工作30余年来,她始终深耕企业经营管理一线,搏击在央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企业新业务领域总有她不畏险阻、勤于开拓的身影。面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她的每一句回复都朴实而真诚,“能赶上这么好的时代,能在工作中参与国家重大变革,总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按照组织的安排把事情做好,就是忠诚担当!”
引进核心技术,助推工业自主化发展
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因为外语优秀,刘昆来到通用技术集团从事外经贸招标采购代理工作,在国家引进核心技术、市政改革模式创新和政策体系搭建、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国家若干重大建设项目的核心技术引进,都有她夜以继日工作的身影。
由她经手引进的国际先进技术,中英文对照和对技术的理解是一个必须要突破的难关,刘昆不仅需要把技术原理搞明白,还要记牢这些专业单词,“那时候一年记单词就用掉了72个横格本,像一台常用测试仪就包含了上百个零配件,相关单词我都要去学习消化。”凭借这份肯用功肯吃苦的劲头,刘昆很快成长为语言专家加技术骨干。
刘昆主持、参与为国家引进核心技术、补短板技术与装备,圆满完成国家级标志性工程建设,助推中国高铁等实现了“从引进技术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制订技术引进及国产化的商务规则和体系,搭建商务平台,建立商务秩序。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她为我国工业领域的自主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也因此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昆所在的通用技术集团曾经是中国引进技术的第一平台,而这也是当时吸引刘昆加入的原因。2004年,刘昆公派留学回国,因外语出色、外贸经验丰富,迅速成为猎头及外企追逐的对象。面对优厚的待遇和各种诱惑,她不为所动,“我永远不想做谈判桌对面的那个人,这份工作带给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是其他任何事不能取代的。”
“奔跑”攻坚,助力“健康中国”
刘昆率领的团队作为通用技术集团转型创新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始终走在转型创新、绿色发展的最前沿。她曾经从无到有创建了通用咨询投资公司和通用基金管理公司,倡导设立了国内第一支由中央企业发起成立的环境产业基金。
2018年12月底,通用技术集团成立医药医疗健康事业部,集团党组决定由刘昆负责。这一板块后来也成为集团“十四五”规划中的主动能业务。她带领健康事业部全身心投入到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攻坚战中。
通用技术集团的医疗健康板块承载着国家赋予的三项重大任务:一是完成国企办医疗机构的全面转型,成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二是全力推进国家各部委及企业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养老机构的改革任务;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突破医疗器械、养老辅具、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卡脖子”和短板工程。
这三项任务,每一项都不轻松,都是关系国家社稷百姓急忧愁盼的民生工程。
“企业内部的医院资源本来就很复杂,要把这个系统打通,困难可想而知。”没干过医疗管理也不懂医的刘昆,在接受任务之后就开始了她的攻坚“奔跑”。她做事目标明确,心无旁骛。仅用两年时间,通用技术集团实现了承接医疗机构从0到170余家的飞跃,合计开放床位超过3.2万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600万人次,医疗机构分布于全国21个省份和直辖市,成为国内拥有床位数量领先,网络覆盖较全,全产业链特征较为明显的央企医疗集团。这份成绩也被称为“通用技术速度”。刘昆带领她的团队为国企医疗改革、构建“健康中国”贡献了“通用技术力量”。
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在短的时间内取得突出的成绩,她的回答就是:“集团党组改革意志坚定,同志们勇于担当。只要把弦上紧,一天做几天甚至几十天的事情都有可能。”
最近,刘昆正在推动由通用技术集团创立的全新诊疗模式“小通诊所”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母亲健康快车”项目有效衔接。
小通诊所集体检、保健、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及健康服务为一体,旨在通过丰富医疗服务内容和转变服务模式,做患者“家门口”“单位里”的医院,为百姓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刘昆希望借助小通诊所已经形成的资源和模式为母亲健康快车助力,为妇女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大事有担当,民生无小事
2020年初,举国抗疫的号角吹响后,刘昆带领健康事业部自觉承担起集团医疗救治及保障工作组的职责,协调在海内外采购大量防疫物资和设备,组织集团所属34家医院参与湖北和全国抗疫,协调集团完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物资调配任务75次,向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出口大量防疫物资,向96个国家和地区组织援助防疫物资,连续数日不眠不休,为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贡献了力量。2020年,她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在大事上有担当、敢作为,在民生小事上,刘昆也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她在繁忙工作之余还会抽时间到老旧居民小区转转,和居民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的诉求。
前不久,她去养老院参观学习,在和一位老人交谈过程中,刘昆问起老伴为什么没一起住在养老院,老人让刘昆仔细听,原来养老院里到处都是滴滴滴的仪器监测声,老伴很怕吵。从养老院回来后,心里一直挂念着这件事的刘昆联系技术团队,研发了一款创可贴式的智能一体化检测仪,小小芯片贴在身上,身体监测数据就能随时上传,而且一点声音都没有。老人们再也不用为噪音的问题苦恼了。
“技术手段不难实现,关键是要用心去发现需求,只有发自内心地想着人民群众,挂念他们,你才能做到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既是女儿,又是母亲,刘昆说她深知养育儿女的辛劳,也能体会到孝敬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她说要和团队一起,通过多建一张养老床位,多改造或新建一家温馨舒适的养老院,多推动适老化改造等设施建设和高科技养老产品的普及应用,让老人能够在家庭老有所养、快乐生活,做更多中国老人的贴心儿女。
2018年,刘昆当选全国妇联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她告诉记者,加入妇联组织后,她对女性的认识又更深了一层。“在很多活动中,我都会主动要求发言,为什么?就是要特别提倡给女干部更多的关爱,提拔用好女干部。”
刘昆说,小时候父母教育她和男同学比成绩,上班了领导要求她和男同事比工作,她很少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刘昆看来,发自内心做到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女性所能爆发的活力和潜能是巨大的。
“百年庆典意味着我们又走上了新的赶考路。”刘昆希望自己继续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做党的好女儿,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