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郑州“留宿”:这里的灯一直亮着


    谢红霞(图中绿色衣服)正在给收留的客人盛饭。

    郑州街头免费提供饮用水的摊位。韩亚聪/摄

    7月22日,志愿者给星栖己书屋送来纯净水和方便面等物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特派记者 

    韩亚聪 田梦迪 苏建军 

    □ 实习生 刘官硕

    酒店、餐饮、书店,甚至月子中心……

    在河南,与大家风雨与共,仅仅“登记在册”的,就至少有2000家商户。

    这应该是国内两款餐饮App上,最能打动人心的模块。

    这里的信息一条连着一条,商家名称、联系方式、地址都清晰地写明。或许是担心求助者错过自己的店面,几乎每个商家都在地址后面都加上了括号,备注着临近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有的把地址精确到10米。

    而相比于眼花缭乱的界面,更为直接的“广而告之”,是“口口相传”。

    郑州市庖丁堂酒店老板娘谢红霞记得,大雨是在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变得肆无忌惮的,市区道路水位借着雨势逐渐升高。此时,和爱人出门谈生意的谢红霞发现一些车辆已经趴窝,借着越野车的高度,夫妻俩冒着大雨顺利回到了酒店。

    “我们赶过来安排员工晚上不营业了,为了安全起见早点儿回去。”安排好店里的事情,谢红霞和爱人就安心地回家了。“我们到家10分钟后就停电了,我爱人不放心店里的员工,就又回到了店里。”

    此时,酒店外已是一片汪洋,几个路人在门口避雨,原本已经锁门歇业的酒店,又打开了门锁。“我告诉我爱人,如果这些人找不到酒店住,就住在咱们店里,先委屈一下,总比外面强。”谢红霞说。

    是不是还有更多人被困雨中?这个念头一上来,谢红霞就坐不住了,晚上8点多,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第一条“收留”信息。紧接着,朋友们开始接力转发,一传十传百,驾车来郑州无法返程的、高铁延误无法乘车的、下班还没到家就被困的……“当天晚上就来了100多人,90%都是外地人。”

    也是在这一晚,郑州星栖己书屋飘满书香的大厅里,走进了一男一女两位求助人。他们都是郑州人,被困在半路无法回家。

    “他们一进门就很激动,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拿出手机让我们看他们拍的外面洪水的视频。”星栖己书屋品牌总监彭晶说,几小时前,书屋创始人李璐已经安排他们编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星栖己书屋有电有水有零食,如有需要离得近可以来这里。”还在结尾附上了书屋的联系方式,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最特殊的一次“开门迎客”的准备。

    如果没有这场大雨,书屋会在晚上9:30熄灯关门。而20日晚和此后的几天,这里的门24小时敞开,灯光彻夜不灭,食物和水不间断供应。“我的朋友们不仅帮忙转发朋友圈信息,还不顾危险给我们送来了方便面和水,让我和员工们都非常感动。”李璐说。

    发生在任何一个商家的收留,都不是孤军作战。

    谢红霞的朋友们也在源源不断地送来物资,庖丁堂酒店里也迎接着一个又有一个特殊的客人:带孩子来郑州看病的一家三口、一对七八十岁的老夫妻、能吃两大碗烩面的7岁男孩,还有从北京赶来报道灾情的记者……

    3天时间,就有400多人在这里免费食宿。一位网友说自己在庖丁堂酒店里吃了方便面和粽子,她凌晨一点在微博里感慨:“感谢这座有爱的城市,也感谢酒店的工作人员。”

    有书香的地方,总能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李璐说,3天时间里在星栖己书屋留宿过的有五六十人,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手捧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着,临走时会把桌子和地面清理干净。书屋准备了饺子、酸奶、方便面、自热饭,“但他们都很贴心,担心物资短缺,有的自带食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吃我们的东西。”

    公交全面恢复营运、近90%的因灾停水小区已恢复供水、移动通信网络全面恢复正常……郑州的“伤疤”正在慢慢“愈合”。

    即便被困概率正在向“0”接近,但郑州街头林立的商铺,依旧没有停止收留和救助。免费餐饮、免费休息的招牌随处可见,风雨与共“登记在册”的商家的数量还在滚动增加。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