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口述 PDF版下载

版面: 口述

珍贵的人生里程


    ■ 胡波

    首都,曾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小时候课本中看到的天安门的图片至今还深深地印记在脑海里,成为最向往的地方,但后来特别遗憾没能在青年时期到北京上大学。于是首都,一度成为我心头的一个情结。

    所幸有了难得的在全国妇联挂职工作的机会。

    2006年7月,按照全国妇联的妇女人才培训计划,我被省妇联派到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挂职锻炼。于是,很幸运地来到北京生活一年,让我有时间有机会深切感受首都。这一年,我像普通的北京市民一样,体验着上班一族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文化气息浓郁的首都生活,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工作、生活的信心和热情,我因在首都的历练而成长,因成长而走向成熟。

    这一年,通过参加大型活动和会议,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首届全国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论坛、“争创巾帼文明岗,优质服务迎奥运”系列活动、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时代巾帼”电视晚会、全国女企业家协会工作推进会等等大型会议上,留下了自己辛勤忙碌的足迹,也因这些活动而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启迪了思维。

    这一年,通过撰写重要文件材料,我的文字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先后参与起草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连续整理和修改若干次典型经验材料,编写新闻稿、简报、通知、信函等,累计处理文字约10万字,熟知了全国妇联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也学到了很多省市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纲领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这一年,通过参加高层次的学习和培训,我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得到调整和充实。我幸运地参加了全国妇联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级公共管理研修班,参加了全国妇联与环球雅思学校组织的青年干部英语培训班,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对做好妇女工作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也通过新的学习和交流,感受到压力,迸发出动力,增强了大局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

    这一年,我感受了全国妇联党组和书记处对挂职干部的关心和关爱。全国妇联高度重视挂职干部工作,把从各省妇联选调挂职干部作为加快培养优秀妇女人才步伐,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实际举措,这是对基层妇联干部成长的关心。作为全国妇女的首脑机构,这里有与国际接轨的工作模式、与国家各部委接轨的工作要求,任务量大,内容丰富,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研究、引领全国的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对挂职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深切希望,对挂职干部参加全国妇联大型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妇女领袖风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勇于实践的信心和决心。当时所在部门主管书记甄砚先后两次带我出席其他省市的妇女工作会议,给我们黑龙江省妇联党组打电话,介绍我在全国妇联的工作学习情况,鼓励我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令我非常感动!

    这一年,我感受着时代女性修养的氛围。全国妇联干部从衣着装饰、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着优雅、知性、从容、得体、干练、洒脱、严谨、细致,以及忘我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才情……这些都是当代女性提高个人修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条件。知识和修养决定着她们对工作有条不紊的把握,让我看到她们与众不同的风采,也让我体会到全国妇联对基层妇联工作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以及为推动妇女发展而做出重要决策的人文根源。

    这一年,我工作在一个讲政治、讲学习、讲大局的集体里,一个团结、务实、战斗的集体里,一个生动活泼、合力奋进的集体里。最深刻的印象是,每次活动大家一起努力,活动结束一起总结成败得失,有加班加点的忙碌,也有超然物外的放松。主管书记的运筹帷幄,部长的严谨细致,普通干部的集中精力一丝不苟,都给我留下了十分难忘的记忆。

    这一年,工作之余的收获也颇多。回忆起在北京的历程,有历史古迹,也有现代文明,有高雅的歌剧和音乐会,也有经典的小话剧,有极具艺术魅力的展览,也有逛街购物的尽兴,每个有意义的夜晚,一一在我脑海里呈现。华灯绽放的夜色中,路人脚步匆匆,向着家中的灯火奔去,而称呼宿舍为“家”的我们,也为这个临时的小家装满了生活的温馨。一串红辣椒,一个小玩偶,折一摞纸船,买一捧瓜子,两个人到中年的女性,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曲终人散,一切都在记忆中变得灿烂。

    这一年,我好像重新回到年轻时代一样,看到了自己依然年轻的心灵和依然积极的心态,于是,在工作之余,把所看所听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形成了一本简单的文集,让我的同事、家人和朋友更多地认识我、了解我,和我一同走进在首都北京生活的日子,也让我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挂职工作结束前夕,同住的伙伴先行撤退,安静的房间里回荡着我们一年的声音。我的心也在连日来依依惜别的祝福声中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我放慢脚步,看到居住小区的运动场里,人们在徐徐的晚风中充分享受着夏日雨后的闲适,留恋之情油然而生。不仅仅因为它是首都,不仅仅因为我在这里生活得已经习惯,而且这里有令人喜欢的氛围,有令妇女工作者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事业!我告诉自己,就这样告别吧,把我的梦想留下来,让遗憾成为再来的理由。

    离开首都的时候,耳畔响起林语堂老先生的话语,他说,人生是一场梦,人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那一刻,我似乎也竟不知道将来的路通往何方,只知道它在脚下,这已经足够了吧。

    回到省里的日子,常常心为物役,情不自禁地想起北京,想起北京的同事和朋友,想起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想起天安门广场肃穆庄严的升旗仪式,彼时数以万计摩肩接踵的观礼人群竟静谧得没有声响;想起长安街华灯绽放的异彩流光,让一天的疲惫和焦虑在亮如白昼的夜晚中飘然而去;想起映照在夕阳下的宏伟建筑、盛开的白玉兰笼罩着的幽静的小巷、24小时不闭店的喧哗商场、人潮涌动的地铁、迅即而过的广告……

    首都北京,深深地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感恩!让我的人生留下珍贵的里程。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