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医学不重视人体解剖,它更强调通过体表的病症,经由望、闻、问、切,去判断内在的病因。相反,西方医学传统却极为重视人体解剖,强调对人体内部构造的深入认识。随着西医的全球化,解剖逐渐成为推动身体认知和医学进步的重要手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不存在人体解剖。我们今天介绍的就是一位曾经解剖过人体的女医。
张秀姑,南北朝刘宋王朝时期沛郡相县(今安徽淮北市濉溪镇以西)人,据科技史家李迪先生考证其卒于公元457年6月。据传,张秀姑的父亲为乡间郎中,精通医术,她自幼受父熏陶,钻研医书,懂医理,立志从医。后与到其家乡行医的走方郎中唐赐相识并结为夫妇,因此也被人称为“唐张氏”。自此,夫妇二人一道行医,悬壶济世,在当地有不小的名望。战乱之后,当地发生病疫,患者染病后口吐毒虫,唐赐亦染上此病。唐一病不起,立下遗嘱,交代妻子在他死后解剖他的尸体,以寻找发病原因。唐赐去世后,张秀姑遵其遗愿,亲自解剖了他的尸体,并描绘了腹脏图,标出了染病器官及病灶迹象。张秀姑也因此被人控告暗害亲夫,且剖其尸身,是为大逆不道之罪。该案上报朝廷后,张秀姑被判五年徒刑(另一说为被判处死),唐赐的儿子唐副对其母行事不加劝阻,被认为犯了忤逆不孝之罪,被判斩首示众。
张秀姑的行医故事及剖尸案件之所以为后人所知,主要源于《南史·顾觊之传》中的有关记载。大明元年,顾觊之被征调为度支尚书,二年转任吏部尚书,在他的传记中提及了上述案件及他的判决,他坚持要把张秀姑母子二人绳之以法。当时,三公郎刘勰曾为张秀姑求情,认为她只是遵从丈夫的遗愿,唐副也明白人死不能复生,母子二人并非有意残害。顾觊之则认为,作为妻子和儿子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应严厉处治。最后宋主刘骏下诏令按顾觊之的判决执行。
这段历史记载十分简略,且并未明确说明张秀姑和唐赐是医生,作为被记载者,张秀姑和唐赐仅是顾觊之人生际遇的一个脚注而已。文献记载的缺乏,正是研究草根史的困难所在。如无这一案件,张秀姑恐怕就彻底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张秀姑的故事曾被改编为京剧《大明魂》,剧中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为唐赐好友,曾为张氏母子奔走未果,该剧意在赞颂张秀姑的牺牲精神。
至今流传的一些书籍文章常将张秀姑视为中国古代医学解剖第一人,并认为她的事迹比西方最早的人体病理解剖要早一千多年。这种观点多少带有辉格色彩。遗憾的是,诚如上文提到的文献缺乏原因,张秀姑作为女医的人生故事尤其是她的行医实践很难得到充分的证实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