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PDF版下载

版面: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坚定理想信念,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专访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主任陈百行


    ▲六月二十三日拍摄的兰考县县城(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焦裕禄生前亲手种下的泡桐树。 苏晨/摄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苏建军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的事迹一下子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民。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来焦裕禄纪念园参观学习,深深地被焦裕禄精神震撼着。”近日,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主任陈百行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焦裕禄精神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中原大地上塑造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陈百行介绍,2009年春天,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兰考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陵,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将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把兰考作为他的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再次来到兰考,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从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四个方面阐述了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同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与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充分肯定河南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使焦裕禄精神焕发了新的活力。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刚刚启动时视察河南,再次强调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指明了准确方向。

    不忘初心,学习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那股亲劲

    如何不忘初心,学习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那股亲劲?陈百行说,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大雪封门夜,他访贫问苦,一句“我是您的儿子”,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陈百行认为,焦裕禄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也永远将他的名字刻在了心上。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去世的消息传回兰考,兰考的群众无论如何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当时高皂头村的靳梅英老大娘听说后,就一个人迈着小脚步行10多里地赶到县委门口,当看到讣告上焦裕禄的照片时,一下子瘫倒在路边,双眼紧盯着照片,任谁劝、任谁拉都一动不动,整整坐了一夜。

    时至今日,兰考人民依旧缅怀老书记的恩情。陈百行介绍,阎楼乡有位75岁的老人赵玉华,每逢清明和焦裕禄祭日都会蒸几个馍馍送到焦陵,他说:老书记活着的时候为了治三害,一天好日子没过上,现在沙丘上长出了好庄稼,得让老书记尝尝。

    有人问: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陈百行说:“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共产党人就是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牢记使命,学习焦裕禄抓工作的那股韧劲

    如何牢记使命,学习焦裕禄抓工作的那股韧劲?陈百行说,焦裕禄说过一句话,认准了,就要抓住死不丢。他追风沙要追到沙落地,查流水要查到水归河,不取得胜利就决不收兵。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

    陈百行说,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的泡桐树,今天已经成为 “绿色银行”。兰考泡桐是做民族乐器音板的好材料,如今兰考已有近600家民族乐器厂,生产的民族乐器广销海内外,年产值达100多亿元,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中国家具协会授予兰考县“中国品牌家居生产基地”的称号。陈百行认为,兰考泡桐乐器产业之所以发展壮大,都是焦裕禄同志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兰考人民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取得的成果。

    坚定信念,学习焦裕禄干工作的那股拼劲

    如何坚定信念,学习焦裕禄干工作的那股拼劲?陈百行说起了一个故事:1963年夏的一天,大雨滂沱,焦裕禄说,这正是探清水路的好机会,他带着3个同志冒雨出发了,雨太大,根本看不清路,他们就一人拿着一根高粱秆,用来探路,蹚着水往前走,边走边绘制地形图。由于长时间泡在雨水里加上劳累,焦裕禄的肝病又犯了,随行的人都劝他回去,并再三保证一定会完成任务,但焦裕禄坚决不同意,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还是坚持走下去。夜幕降临时,他们来到了金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广志见到县委书记吃惊地说:“下这么大的雨,您怎么来的呀?”“撑船来的呀。”焦裕禄扬了扬手中的高粱秆,风趣地说。谈完工作,党支部要给他们派饭,焦裕禄连忙摆手说:“雨下得这么大,烧柴困难,不要再麻烦群众了。”他们又饿着肚子连夜回到了县里。

    陈百行认为,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信念,给了焦裕禄奋力向前的力量。他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践行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职责的使命,他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拼劲背后的支撑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

    陈百行介绍,当年,为激发兰考人民的干劲,焦裕禄树立了四个著名的红旗村,赵垛楼村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赵垛楼村党员群众认为,要想改变村容村貌富裕起来,就必须重拾“赵垛楼的干劲”。赵垛楼选出了新的党支部,举行了“干劲儿评比大会”,激发群众的内在动力。现在赵垛楼村的哈密瓜已经发展到153个大棚,每年为群众增收300余万元。而这只是兰考众多乡村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今天,兰考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在兰考大地展开。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