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者:丽丽(化名),两孩妈妈
今年39岁的丽丽有一儿一女,女儿上二年级,儿子在幼儿园大班。每天早晨,和孩子的姥姥姥爷无缝衔接——她和爱人出门上班,姥姥姥爷来她家,为两个孩子做早饭,送孩子上学。
傍晚,姥姥姥爷把两个孩子接回来,做饭、吃饭、收拾,一般8点前,丽丽能到家,吃过饭后,陪儿子聊聊天,为女儿辅导功课,“这就是我的一天,很充实。”丽丽说。
周六,四口之家经常去公园、游乐场,吃大餐。周日,丽丽带女儿在某个培训机构聚集的商场待上一整天,英语、舞蹈、画画,三个课外班一天就过去了。“我刚刚给儿子在这里也报了乐高和拳击,以后周日我们仨或者我们四个就在商场过了。”
丽丽的职场生涯顺风顺水,她目前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一路走来,我一直很努力地工作,尽职尽责做好每件事。”她说,“好像自从老二出生以后,我的工作状态就更好了,感觉更加自信和从容了。”
丽丽的“顺”除了个人因素外,更应归功于她的父母和爱人。“我来自湖北荆州,南北方在天气、环境、饮食、语言上都有很多不同,但为了帮我们带孩子,爸妈忍了。”起初,老两口儿一到节假日就想回老家,“这两年,老家的熟人都出来帮子女带孩子,妈爸没什么念想儿了,也熟悉这边的生活了。”
“我老公工作时间随意一些,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有时我出差,他一个人带俩孩子,照顾得很好。”丽丽表示,坚强的后盾让她没有后顾之忧,两孩家庭,夫妻要做好分工,各司其职,对促进夫妻感情也很有帮助。
丽丽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用心。“我学历不高,主要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我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比较好的教育环境。”在丽丽的家里,中英文的各种绘本堆满了两个大书架,墙上的白板上,贴满了两个孩子的日常任务及拼音、乘法口诀等挂图;孩子的兴趣班都是丽丽依据孩子的情况仔细筛选出来的;每天回家,即使再累,她也会用心陪伴孩子……“现在是拼妈的时代,我不会佛系,但也不很‘鸡娃’,孩子该学什么就得学什么,做不到最好也要尽可能地好。”
在丽丽看来,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既互相平行,比如自己工作时间全力以赴,到了家就尽量全身心陪孩子,同时又互相促进,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人,一定会把家庭生活统筹安排好。
“不管有两个、还是三个孩子,孩子不是影响女性就业、晋升的绊脚石,这要看自己是否有上进心,也要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
对于放开“三孩”的政策,丽丽说,“国家的这种支持生育的态度和做法是特别值得肯定的。”她坦言,最近国家出台了不少有利于家长的政策措施,比如暑托班、五点半放学、提升校内教育质量、较少家庭教育支出等,还颁布了一些保证女性就业的措施,“这些政策有的已经实施,有的正准备执行,相信未来会让我们家长越来越省心,为妈妈们安心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