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时尚生活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时尚生活

土味老月饼,心头白月光


    ■ 石塘 

    过去,月饼可能是时令性最强的一种食品;如今,一年一次的月饼狂欢,早已变幻出多种新的模样,很多月饼看似新奇特,实际是月饼“原意”的逆行者,打闹一番后就烟消云散了。而月饼现在也大致分成了两种走向:一种是在创新求变的路上越走越远,另一种是在坚守传统的路上始终不移。

    比如“话题之王”的五仁月饼,始终是在一边被鄙视但从未被抛弃的路上走着。而活在日新月异的新奇特月饼之外的,还有一些小众但历史漫长的“老月饼”,犹如一道白月光,长久活在拥有淡泊宁静之心的人们心中。

    甘肃永登月饼。永登月饼从外观看怎么都不是月饼的样子,它是从烧饼进化而来的蒸出来的月饼,不需要经过烤制,再有胡麻、姜黄、香豆、玫瑰、红曲的加入,5种香料统领着永登月饼的味道。永登月饼做好后层层叠叠,一层为一种颜色,横切面五彩斑斓的很好看。体积很大的永登月饼从制作上就讲究一个“家和”,需要家人共同协助才能制作完成。

    陕北手工月饼。许多土月饼都离不开一个大字,直径20厘米、重量3斤左右的陕北手工月饼也逃不出这个大字,它就是陕西月饼的白月光。每年中秋,纯手工制作的陕北月饼在西安很吃香,其常用馅料有五仁和枣泥豆沙。五仁馅料是将核桃、芝麻、瓜子、花生先炒熟,再加上葡萄、红糖、白糖等,吃起来非常香。这种手工月饼,看着很土,但吃起来酥香可口,不是很甜也不油腻。

    广西合浦大月饼。广西北海有一种月饼称为合浦大月饼,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识产品。“八月望夜赏月亦食大月饼”,这是清道光十三年修订的《廉州府志》中关于“合浦大月饼”的记载,距今已186年;而合浦大月饼的正式名称也已有110多年历史。据资料记载,客家人从宋元间开始迁移合浦,生活十分艰苦,为了中秋节能制作月饼祭祀祖先,他们想出了由各家各户凑原料做月饼的办法。有米粮的出米粮、有糖油的出糖油、有蛋类的出蛋类、有豆类的出豆类,再把凑好的原料集中起来统一制成大月饼。大月饼做好后,到中秋之夜集中祭祀祖先,再按比例送回各家各户分享,几户人围起来一起吃。合浦大月饼就这样诞生并流传下来。

    合浦大月饼以大著称,其馅料以传统五仁为基础,五仁馅中均匀铺上特殊加工过的猪肉丝或鸡肉丝,造型美观,皮薄馅多,入口清香,香而不腻,回味无穷。手工制作是合浦大月饼最大的特色,每一块月饼都蕴含着匠人的良苦用心和历史沉淀的精华。

    内蒙古丰镇月饼。据丰镇史志记载,明末清初山西人来蒙古族地区做生意的驿站叫隆庄镇,就是在那儿诞生了丰镇月饼。丰镇月饼的工序达到30多道,从一锅面能容纳多少斤、双手和多少下可成形、水沸腾到多少度、油什么时候放、一直到月饼烤出来,都满含着师傅的满满用心。如今丰镇月饼也在与时俱进,开发出了白糖、红糖、玫瑰、红枣、杂粮、燕麦等30多种馅料。而且,丰镇市还拥有全国唯一展示月饼文化的博物馆,馆内详细展示了丰镇月饼的前世今生。

    温州桥墩大月饼。温州苍南有一条月饼街,每年中秋飞往全国各地的桥墩月饼都要从这里发出去。桥墩月饼传自于福建,同样是手工制作,以大而闻名,饼皮上滚了满满的芝麻。一个桥墩月饼需经过260度高温烘烤制成,刚烤完的饼中心温度能达到170摄氏度,饼皮酥脆,内馅顺滑,其美味关键来自于外层脆皮和丰厚芝麻吸收了从内馅溢出的油脂,口感肥而不腻、芝香扑鼻。桥墩月饼属于“潮式月饼”,百余年来不改撒满芝麻的大“圆脸”及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红瓜、葱、果脯等馅料,地方特色鲜明。

    其实,月饼每年都在变化,但能在变化的大流中坚持不变的传统老月饼,依然是以拙而古朴的味道撑住了中秋这个传统节日,将思乡团圆的念想包裹在这一个个老月饼中。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