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调查发布

消极互动是中年夫妻关系危机重要原因


    ■ 方晓义 陈子源 闫锦 马姗杉 童薇 王玥宁

    由北京师范大学婚姻家庭咨询专家方晓义教授带领的婚姻实验室日前发布《“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调查结果报告》。该调查在网络上发起,吸引了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参与者。该调查主要探讨了参与者在夫妻互动模式、家务分工模式和互动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和婚龄差异,并分析了夫妻互动模式对婚姻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妻子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

    调查表明,在众多参与者中,84.1%为女性,且在各个婚龄段中男女比例为2:8左右。这说明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更为关注,也更愿意参与婚姻研究。婚龄较短的夫妻对研究的参与热情高于婚龄较长的夫妻,其中,26.3%的参与者婚龄在五年以内,婚龄5~10年及10~15年的参与者分别占24.0%和17.4%,说明婚龄10年以内的夫妻更关注自己的婚姻状态。数据显示,仅20.8%的参与者没生育子女,在为人父母中,孩子就读小学的参与者占21.8%。

    调查表明,在家务分工上,“主要由妻子承担”是最为常见的家务分工模式,多于“共同承担”和“主要由丈夫承担”。具体而言,涉及饮食起居等各项日常家务中,“主要由妻子承担”都是占比最高的模式,丈夫承担洗碗、财务管理、与外人打交道比例稍高,其中仅维修一项“主要由丈夫承担”的占比超过了半数。这反映出在日常家务分工上,妻子是主要的承担者。同时,照顾和教育孩子也是重要的家务事项,“主要由妻子承担”依旧是最为常见的家务分工模式。这说明,妻子通常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陪伴和照顾孩子上。

    此外,在不同的婚龄段,家务分工模式的分布存在差异。在各项日常家务和涉及孩子的家务分工中,大部分呈现出随着婚龄增加,“主要由妻子承担”这一分工模式的比例先增再减的规律,在婚龄15~25年的夫妻中,“主要由妻子承担”的模式比例最高。通常,这个阶段的夫妻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孩子读中学,因此夫妻更有可能对于家务的分工有新的方案,相对于其他婚龄阶段,中学生母亲普遍承担了更多的家务。

    丈夫承担家务有利于妻子的婚姻质量和稳定性。调查还显示:对女性而言,丈夫承担的家务量越多,她们报告的婚姻质量和稳定性越高;对于男性,家务分工和婚姻质量与稳定性则没有直接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由妻子承担”家务分工模式不利于妻子的婚姻体验,丈夫应该更多地分担各项家务中。

    夫妻互动行为模式存在婚龄差异

    这项调查关注了五种常见的夫妻互动行为模式,分别是:友好主导与友好服从、敌意主导与友好服从、敌意主导与敌意服从、敌意主导与敌意主导、友好主导与敌意服从。从定义来看,前两种是积极导向的互动模式,后三种是消极导向的互动模式。

    调查结果表明,各种互动模式的出现频率存在差异,但从整体来看,积极导向的互动模式比消极导向的互动模式更为常见。

    此外,各种互动行为模式出现的频率还存在婚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婚龄段个体间的婚姻稳定性和质量存在差异,婚龄在10~15年的参与者报告的婚姻稳定性和质量都处于最低水平,与消极互动最常出现的阶段是一致的。在婚姻初始阶段,双方的情感浓烈而亲密,而随着婚姻的进程,双方的感情在中年逐渐降温,面临较多的危机,但是在经历了一段低潮期之后,又会逐渐升温,恢复亲密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夫妻互动与夫妻关系之间存在联系,消极互动的存在很可能是导致不良夫妻关系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那些消极互动的中年夫妻来说,应该放下敌意,积极沟通,学习积极导向的互动模式,或许有助于应对关系危机,提升婚姻质量和稳定性,维护家庭和谐。

    (本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特约供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