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实验室的每一秒钟都很开心!尽管有人说我们是疯子,但是他们不知道从事一件热爱的事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 于洪鉴
近日,由欧莱雅企业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创办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组委会宣布了第24届获奖者名单——卡特琳·卡里科荣获此殊荣。凭借对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的多年研究,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她成功地研发出了新冠疫苗,让笼罩在疫情下的人民看到了希望。
新冠疫苗问世后,她斩获了医学界无数奖项,获得了无数赞誉,就在人们以为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会毫无意外地颁给卡里科时,命运似乎又跟她开了一个小玩笑:她意外地“陪跑”了,这个结果显然让许多人觉得有些意外。不过,纵观卡里科的传奇人生,鲜花和掌声对于她来说只是身外之物。经历了远走他乡,职场失意,罹患癌症,无数次的质疑和打击,她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领域,无怨无悔,精益求精。
年少的求索之旅
取得今天优异的成就,与卡里科的勤奋和探索精神分不开。卡里科出生于匈牙利东部一个小镇。小时候,她经常扮演医生的角色,给父亲屠杀过的猪下“诊断”,这是她最早的科学启蒙。在一节科学课上,当老师绘声绘色地讲到信使核糖核酸在人体中扮演者“信使”的角色时,卡里科第一次被科学带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
从此,卡里科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探索科学的种子。18岁那年她考入了塞格德大学,学习成绩优异,继续在生物医学领域深耕。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在全球成果颇丰,时代的浪潮催着卡里科继续往前实现着她的梦想。她加入了匈牙利科学院塞格德生物物理研究所,然而她身边的好朋友们都觉得,像她这样的人才应当去国外深造,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回答道:“在国内,我也可以实现我的愿望。”
当理想遇到现实
1985年,正当卡里科认为她的事业有了起色时,挫折和失败接踵而至。卡里科遭到了单位的辞退。生活上的变故没有击垮她,她远走他乡,去美国的费城继续寻找想要的答案。“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没有钱没有信用卡,我的生活举步维艰。我和我的丈夫带着两岁的女儿,为了躲避追查我们不得不把钱藏在女儿的布娃娃里,那段日子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
卡里科在美国天普大学重新开始了她的研究,然而并不顺利,导师与她的观念不符,认为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尚未成熟,这是一项没有前景、自讨苦吃的研究。1990年,卡里科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从事信使核糖核酸相关研究。卡里科回忆道:“我在美国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一直在申请基金项目,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专家们觉得我在异想天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命运此时还没有看到卡里科的用心和坚持,在入职后的第六年,她遭到了降职降薪。同时,她又患上了癌症,一系列的打击使卡里科有些扛不住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从未想过放弃。”经历了种种磨难,卡里科没有放弃对学术的探索。1997年,她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魏斯曼教授。魏斯曼在了解卡里科的成果后,决定帮助她开展研究,给予她经济上的支持。她的项目也正式成为“魏斯曼-卡里科项目”。上天总会眷顾努力的人,此时她的病情也有所好转。1998年,她终于拿下了梦寐已久的基金申请,信使核糖核酸研究也有了起色。“我在实验室的每一秒钟都很开心!尽管有人说我们是疯子,但是他们不知道从事一件热爱的事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卡里科说道。
2005年,卡里科和魏斯曼的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体外合成的信使核糖核酸通常会污染一定量的双链核糖核酸,这也会引发免疫反应,所以她纯化了最初合成的核糖核酸,以去除双链核糖核酸。减少了炎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信使核糖核酸的体内蛋白生产效率,从而解决了信使核糖核酸应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卡里科发表了70余篇论文,都是围绕着信使核糖核酸制备方法的改进、实际操作和应用展开。在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卡里科博士一直专注于信使核糖核酸,也就是将DNA指令传递给每个细胞的蛋白质制造机器的遗传脚本。她确信信使核糖核酸可以用来指导细胞制造自己的药物,包括疫苗。
卡里科和魏斯曼的工作引起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德瑞克·罗西的注意。后来,他帮助建立了两大生物公司摩德纳和辉瑞的合作伙伴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2013年,由于和学校闹得不愉快,卡里科索性从学校辞职,加入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担任高级合伙人。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国都在争分夺秒地研制疫苗。中国科学家于2020年1月公布了肆虐武汉的病毒基因序列,各地研究人员纷纷投入工作。卡里科团队信使核糖核酸技术的优越性使得疫苗的制备越来越快。
当得知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时,卡里科兴奋地说道:“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了!”2020年12月起,美国和加拿大批准了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辉瑞新冠疫苗)的上市,作为疫苗的研发负责人,卡里科首当其冲地接种了疫苗。
卡里科仍然觉得她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我喜欢我所拥有的、我住的地方和我所做的事情。什么都不会改变。”每天早上5点风雨无阻地来到实验室,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小天地,在这里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展科研实验。对于未来的信使核糖核酸应用,卡里科充满信心,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绝不是她想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她对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感到兴奋。“我继续相信它的所有可能性。”她说。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报告,临床试验中的其他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包括预防艾滋病毒、疱疹、寨卡病毒、狂犬病和流感的疫苗,已经有了初步成效。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卡里科视自己的儿女为骄傲。她的女儿是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赛艇比赛的金牌得主。在卡里科仅有的几条社交媒体动态上,给女儿加油鼓气的推文占据了大部分。在卡里科研究生涯的第40年,全世界的聚光灯都照射在了她的身上,而这,来源于在那段黯淡无光的日子里,她所选择的“坚持”。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