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阅读 PDF版下载

版面: 新阅读

我们终将拥抱无法退出的“人类世”

——读《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


    如今,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不得不让人再次思考起环境问题。《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一书通过专题性分析与统计,系统梳理1945年以后世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本书包含“能源和人口”“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城市和经济”“冷战和文化环境”四个专题,涵盖当代世界环境史研究的所有重点领域,其所提出的“大加速”理念,为我们如何看待人类的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出了警示信号。

    ■ 张馨予

    根据联合国减灾办2020年10月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1世纪的前20年,全球共发生近7500起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着42亿人口,造成2.97万亿美元经济损失。而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有些极端事件可能会发生频数更高或强度更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因何而发生?

    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美国杰出环境史学家约翰·R.麦克尼尔的《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中信出版社2021年5月版)一书,正是一部通过专题性分析与统计,系统梳理1945年以后世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的重要书籍。本书包含“能源和人口”“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城市和经济”“冷战和文化环境”四个专题,涵盖当代世界环境史研究的所有重点领域,其所提出的“大加速”理念,为我们如何看待人类的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出了警示信号。

    1945年以来的“大加速”

    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郊外的沙漠地带突然窜出一个巨大的火球,火球发出的热核裂变使得周围千米范围内瞬时腾起浓烟大火。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顷刻间,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上空出现一团直径约5000米的深灰色烟云,烟云中心腾起一道白色烟柱,顶端形成蘑菇状,仿佛笼罩了整片天空。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其威力相当于1500-2000吨TNT炸药,试验区域内高达100多英尺的铁塔瞬间熔化。从这一天开始,人类活动成为关键性地球系统背后的真正驱动力,科学家们将这一天作为“人类世”的起点。

    从化石能源的大幅度开发,到在狂热与恐惧交织的情绪中对原子能的使用,再到在不断争议中建设水电事业,人类正在根本性地改变地球系统和地球所承载的生命。城市化、人口增长、热带森林滥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有毒化学物质排放、平流层臭氧损耗、含水层枯竭、化肥使用、海洋鱼类捕捞、大型水坝建设、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1945年以来,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升级如此之快,以至于可以用“大加速”来形容。虽然作者认为这种大加速不会一直持续,对于地球、宇宙历史来说不过是昙花一现,但“人类世”还会持续下去,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复杂影响也会继续。

    勾连环境的复杂因素

    一个初期的微小扰动,往往可能导致一个巨大的结果。1963年,一只蝴蝶在巴西的土地上煽动了翅膀,引发了得克萨斯的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也称混沌效应,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预测天气的研究中提出。麦克尼尔的《大加速》一书,再次向我们展现了混沌效应的连锁反应。

    麦克尼尔放眼全球,深入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机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岩石圈、土壤圈,到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某一特定、具体的人类活动在最开始可能只影响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很快会延伸到整个地球的方方面面,而人类活动中的人口、城市、燃料、工具、经济、环保、政治等相互关联的因素,都是推及环境变迁的动力。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技术进步,确实改善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也客观造成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威胁,这些负面的变化也并非是单一的过程,因其“牵一发而动全身”,也难以总结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所遵循的特定规律,这正符合了混沌效应的核心——不可预测。

    既然环境变化不可预测,那么能否有所改善?这也是本书的亮点所在,麦克尼尔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达致悲观与乐观的统一,既没有回避问题,也不刻意制造紧张,而是给出一个较为宏观的展望。

    对地球环境的未来展望

    可以说,一切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迄今为止都只是一种对财富、权力和满足欲望而采取行动的无法预料和无意而为之的副产品,因而麦克尼尔提示我们“要引起人们对这些变化的程度和速度的关注,所以‘人类世’是地质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就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这里,麦克尼尔为人类指出一条通过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几乎所有地方都有显著上升,在环保主义主流化以及各类有关环境的国际组织的影响下,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渐进的环境政策,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生态政党,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不同阶层出于相似的诉求,都站到了环境保护的一端。可以说,环保主义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从而成为全球文化中经久不衰的一个要素。而环保主义的商品化也使消费者成为为环境呐喊的重要力量。

    在本书最后,麦克尼尔分析,化石燃料的时代终将结束,人口爆发增长也已终结,这些趋势都会缓解大加速进程,也会缓和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这些因素与政治环保主义的流行,将把“人类世”带入另一个阶段——全球环保主义。虽然无法给出环境终会变好或变坏的肯定性答案,但麦克尼尔指出,在政治层面上,人类已经走出对现实的逃避,地球系统正在制定一条全新的路线,思想和制度将随之向人类世更相容的新方向演进。我们无法退出“人类世”,但我们终将找到适应之道。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