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初步建立惠及了广大参保群众,其中抗肿瘤药物,特别是临床急需的大量创新高值的生物靶向药物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 随着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药物,特别是那些救急救命的好药的大量引入,不但优化了目录结构,还改善了医疗生态
● 随着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罕见病患者、儿童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更多儿童可用药物被调入医保目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2009年至今,新医改一直着力于通过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即三医联动),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两大难题。同时,“集采”使更多患者使用上可靠的药品。2018年至今,中国组织五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覆盖218种药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癌症、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和常见病的主流用药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达54%。集采改革以来截至2021年9月,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就在不久前,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发布《医保药品管理改革发展与成效蓝皮书》。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此蓝皮书基于通过跟踪分析国内31个省份804家医院用药情况,并结合全国面上数据发现,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医保改革,医保目录内药品使用持续增加,医疗机构用药结构更加合理;重大疾病治疗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集采和国谈药品价格下降、用量增加,患者用药质量水平提升;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提高了药物可及性、降低了患者负担。
救急救命好药惠及患者
肿瘤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主要疾病负担,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成立,三年来出台大量极具影响力的医保药品政策,也对我国肿瘤治疗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初步建立惠及了广大参保群众,其中抗肿瘤药物,特别是临床急需的大量创新高值的生物靶向药物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临床肿瘤治疗一线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对这三年前后的变化深有体会。
他对记者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能体会到我国医保药品保障工作,特别是创新药物在临床使用方面得到了一个巨大释放和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曾经,当肿瘤治疗领域正在向精准医学发展过程中,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细胞基因治疗等创新不断,但我国医保报销目录中抗肿瘤药品还停留在以细胞毒性药物为主的状态。
因此,即便国内外各种肿瘤诊疗指南中对创新药物进行了明确推荐,但患者实际获益却因为昂贵价格、不规范使用途径以及有限市场供应三个拦路虎而大打折扣。
“可以说,即便经济支付能力很强的高收入患者也在创新药物使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但随着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和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和逐渐完善,上述问题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医保的药品保障政策使那些仅存在于指南中的救急救命好药真正走进了临床,用到患者身上。”冷家骅说。
广大参保人距离国内外创新药物到底有多“远”?冷家骅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定义和解释。而曾经的“远”正在变得更“近”。
第一个“远”,指的是从创新药物上市到被纳入医保,患者实际能够获得使用的时间间隔。而从蓝皮书中相关数据的披露可以看出,2017版目录中这个时间跨度在4~9年不等,而2019版目录这个时间缩短到了1~8年不等,那么2020年目录,这个时间进一步缩短到6个月至5年不等。其中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信迪利单抗从上市到进入医保的时间仅有12个月,百姓望药兴叹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冷家骅认为,第二个“远”指的是药品价格和患者支付能力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一般而言,创新药和高价格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药价格都非常昂贵,基于群众支付能力而言可谓是遥不可及。因此即便疗效再好,很多患者也会望而却步。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将药品准入和高值创新药物价格谈判机制做了联动,一次准入就达到目录调整和费用大幅下降的双重目的,包括药品在专利期内的续约谈判机制等,使得药品价格进一步回落,药品可及性和患者可负担性不断提升。
第三个“远”指的是医疗服务体系与患者合理用药需求之间的差距有些大。这就需要如何厘清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绩效考评标准,让医疗机构有充分动力,科学合理主动为参保人提供相关药品医疗服务。也因此,国谈药品惠及患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
对此,国家医保局积极应对,指导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同时,开拓性提出“双通道”途径解决患者用药问题。定点药店、特药药房、处方流传、基金监管等一系列政策得到激活和综合应用,在各地产生了不少好经验,并有望在未来形成院内与定点药店间协作沟通、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良好态势。
目录结构优化医疗生态改善
随着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药物,特别是那些救急救命的好药的大量引入,不但优化了目录结构,还改善了医疗生态。
一组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的一季度,整个抗肿瘤药品金额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7%增长至13.9%,医保目录内抗肿瘤药物的金额、用量占比也呈现出类似趋势。
在冷家骅看来,这意味着当目录内那些疗效扎实、价格合理的药品成为临床应用主流时,既往存在于抗肿瘤领域的合理用药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以胃肠道恶性肿瘤为例,比如我国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从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前的无任何靶向药物可用,到目前目录中囊括指南中推荐的一线、二线、三线靶向药物,可以说形成了巨大反差。不止于高发肿瘤,以胃肠道间质瘤为例,这是一个发病率较低的瘤种,却也是一个明星瘤种,影片《我不是药神》中的药品就是抑制恶性间质瘤的高效的靶向药物。指南中推荐的一线、二线和三线用药也均被纳入医保目录中来。我国作为肝癌大国,背负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传统治疗效果亟待提高,索拉菲尼、仑伐替尼、免疫治疗药物卡瑞丽珠单抗等的医保准入极大改善了肝癌临床用药情况,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冷家骅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表示,随着医保目录日益完善和药价降低,我国肝病药物选择更加合理,诊断和治疗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实现了更优策略的保障目标。
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切实减轻群众费用负担
根据蓝皮书数据,全球销售额TOP20(2020年)的药品中,目前已有60%的药品纳入我国医保目录,我国在药品费用投入上与全球趋势更加一致。
从使用金额的变化可以看出,2015年到2017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波动位于第4、5位,而自2018年起上升到第1位,金额占比由2015年的11.3%上升至2021年的21.7%。
疾病造成的医保药品支出与发病和严重程度日趋匹配,说明医保基金有效覆盖了临床用药需求最大的领域,让钱花到了“刀刃”上,反映了医保政策的精准有效。
以肿瘤治疗药物吉非替尼为例,集采前价格为132元/片,年治疗费用达4.7万元以上,集采后,价格降至41.8元/片,降幅69%。年治疗费用医保报销后患者个人仅需要承担约0.6万元。
另外,国产药物创新和国际创新药一并在国家医保局的顶层设计之下,通过创新药谈判准入,仿制药替代,充分竞争市场有序开展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经济、公平的医保药品目录,实实在在让参保人获益。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蓝皮书中数据发现,随着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罕见病患者、儿童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更多儿童可用药物被调入医保目录。
以罕见病为例,2009年版医保目录包含22个罕见病用药,覆盖13个病种的罕见病;2017年版医保目录包含30个病种的罕见病用药,覆盖15个罕见病;而在2019年版医保目录中,包含了39个罕见病用药,覆盖19个病种的罕见病。到2020年版,已经包含45个罕见病用药,覆盖22个病种的罕见病。
正如蓝皮书所言,医保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凸显医保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