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教 PDF版下载

版面: 家教

紧拉父母的手,儿子来劝架


    ■ 冯永平

    因为当年早产缘故,儿子小然身体发育受到影响,这种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虽得到了一些改观,但其数理逻辑思维较之同龄人,仍然差了一截。

    今年是小然的本命年。高中毕业后,国家针对小然这样的特殊人群虽有关爱政策,但是每每投寄简历或者面试几乎都是:“我们商量商量”“你再去别的单位看一看。”找工作连连受挫,小然的妈妈焦急万分,这天一大早就生气地埋怨我为小然的事没有尽心尽力。受到妻子的斥责,尤其是说到小然未明了的工作和前途,一下子触到了我的痛点,平时从来都对妻子和颜悦色的我,忍不住大声和妻子吵了起来。两个人最终不欢而散。我不知道和妻子争吵的时候,紧闭门扉、躲在自己房间里的儿子是怎样一种心情。我以为小然还是没心没肺地不以为然。其实,我错了。

    傍晚下班回到家,刚进门,小然急忙上前神秘地对我说:“爸爸,你来一下。”“什么事,这么神秘?”我以为儿子又要问惯常他感兴趣的动物了。我来到儿子的房间,小然急忙把门关上了,对我说,“妈妈为我找工作的事着急了。不要着急,你看,”他使劲儿把我的手往他的怀里拉,“我还来得及。爸爸,我不着急,真的。”听着小然安慰我的话语,望着小伙子一般的儿子一脸的无辜和真诚,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觉,眼泪突然要涌出来:是来自始终显得幼稚的儿子对我安慰带来的感动,更是我内心已久的愧疚的升级。

    一直以为小然乐吃乐喝幼稚不成熟,更是曾经难过地以为小然都长大了还不知道关心父母。回想起来,一次又一次的小事情早已证明,幼稚的儿子心有温情,知道父母在疼爱他关心他。他以自己的能力,不断尝试着回报我们。比如,经常在吃饭时,默不作声地挑最大的肉块夹给我和他妈妈;有很多次,小然帮妈妈接上满满一桶水,吃力地从阳台拎到厨房;经常默不作声地帮家里拖地;我和他妈妈下班回家晚,担心挂在阳台的衣服被雨水打湿,到家一看,衣服早已被小然收进来扔到了沙发上,尽管衣服皱巴巴胡乱堆在一起,有的衣服还潮乎乎,应该再挂在室内晾……这些活计在别人看来简直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为小然不断成长和懂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爸爸,”小然对我说,“我去劝妈妈,不要着急了。”他担心妈妈还要和我吵架,主动劝说妈妈。小然一边安慰妈妈别着急,一边习惯性地拉住妈妈的手,使劲儿往他的怀里拽……晚饭时,一家人和好如初了——这是儿子两边“劝”的功劳。

    其实,即使儿子不出来两头劝,我和他的妈妈也会一如既往地和好如初。一家人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贴,这个道理我们还是懂的。我更理解孩子的妈妈,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我对小然的陪伴关心和教育引导,比之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远远不够的。

    反思自己,我这个当父亲的对儿子成长滞后的现状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我一直以为工作才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担负起父亲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和义务,甚至比工作重要得多。工作可以谋生,教育孩子可以谋未来,从小处讲,谋家庭的未来;从大处讲,谋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如天下所有的父母,孩子的问题父母要负主要责任。所有的孩子从呱呱落地,到成人季节,或普通,或杰出;或正常,或病弱。在大谈特谈“别人家的孩子”时,首先要扪心自问:您,在家庭教育中付出了多少?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真正付出了多少?

    当儿子再对我提出“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哪怕问题幼稚得很,哪怕我热剧看得正酣,我都要停下手里的一切,耐心听孩子述说、耐心看孩子表演;当孩子动作不协调、不懂得与人交往时,我这个当父亲的都应该挺身而出,教育引导孩子学协调、学交往……即使我远在外地,也应该打电话、发微信,让孩子感觉父亲的无时不在、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责无旁贷,真的不能推脱。就如有的孩子说的那样:“爸爸,你再不来陪我玩,我就长大了。”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