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美·什刹海 PDF版下载

版面: 美·什刹海

宿老


    ■ 冉学鸿

    宋人洪迈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当值,遇起草诏书任务纷至沓来,他从早到晚接连处理二十余份方毕。后于庭院散步,适逢一老叟花下小憩,便闲来拉话问来历。老人说他已八十余岁,累世在翰林院做小吏,幼时有幸识得元祐年间诸学士,现孙又为院吏,故养老于此。老人接着又说:闻今日文书甚多,学士必大劳神也。洪迈喜其言,便将今日任务如何繁重他如何应对得力大加描述一番,老者遂赞洪迈,说学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见。洪迈听了颇为受用,探问老者说:想必苏学士亦不过如此速耳。老者略迟,复点头曰:苏学士敏捷亦不过如此,只是不曾翻阅查找书册罢了。洪迈听了顿感羞愧,自知失言。

    洪迈这则故事出于周密的《齐东野语》,而他的《容斋随笔》也记录过一则学士制草几出差错的故事。时学士刘嗣明,尝应制作《皇子剃胎发》文,用“克长克君”之语,意即能为师长而诲人不倦,能为君主而赏罚得当。作者成文后颇为自许,然翰苑有一老吏却不认同,对刘氏拱手曰:内中读文书不如是,最以语忌为嫌,既克长又克君,殆不可用也。刘闻此言大悚,亟易之。

    两则故事皆曲笔写老吏,二人无名流名士风采,连名姓也未留下。但二老却都识事体习典故,展现出对凡人底层智慧的参透,使今人体察到历史角落真实的另一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