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 粤妇宣
2021年广东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经过近4个月的精心组织近日圆满结束,经过紧张角逐,《凤冠霞帔——“巾”绣国粹》等50个项目从571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大赛各类荣誉。
广东省妇联表示,本次大赛是全省妇女在手工行业一次全方位的风采展示,大赛不仅吸引了一批工艺美术领域的国家级及省级大师,还涌现出一批妇女手工创业带头人和妇女手工品牌,为妇女手工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有效激发了妇女手工创新创造活力。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与妇联加强联动,不断出台各种举措支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工作,将“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做深做实。
评选三大标准:传承、公益、创意
为给妇女手工艺产品提供展示、交流、销售平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8月,广东省妇联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广轻控股集团共同举办2021年广东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
大赛以“巧手巾帼 筑梦明天”为主题,通过全媒体宣传发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次大赛紧密围绕手工艺领域各个类别,因应不同评选标准,设置了传承组、公益组、创意组三个参赛组别,广泛面向从事手工创作的女性或负责人为女性的手工创作团队开放报名,最终共吸引了全省各地571个项目报名参赛。
风格迥异、类别丰富,是本次大赛的显著特点。据介绍,本次大赛参赛作品涉及刺绣、剪纸、布艺、木雕、瓷器等多种艺术类别,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岭南风格的传统工艺技术作品,也有设计新颖、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创意手工作品,更有促进妇女就业、增强妇女创业能力的公益手工艺品,充分展现出广东省女手工艺人在手工创新创作方面的优秀成果和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大赛邀请了工艺美术以及创业孵化、市场营销、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家担任评委,对项目的基础性、创意性、创新性、公益性和传承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最终有50个参赛项目晋级决赛。
12月1日,50个决赛入围项目分组依次登台进行路演、答辩,深入阐述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亮点、优势与发展前景,最终产生传承组、公益组、创意组三个组别的金银铜奖和优秀奖,端砚雕刻《月与荷花一样清》、大湾区文创手工业高技能人才智库、《凤冠霞帔——“巾”绣国粹》三个项目分别获得三个组别的金奖。
大赛引领女性手工艺人创新创业就业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潮风风起云涌的当下,此次大赛引领广东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就业掀起新热潮。
获得公益组金奖的作品广府金绣《凤冠霞帔——“巾”绣国粹》是将中国传统婚嫁文化中的凤冠霞帔用特有的“金属丝绣制”工艺呈现。据项目负责人莫雪玉介绍,广府金绣所具有的延展性令其不仅能作为工艺藏品,还能与诸多领域进行技术跨界与融合对接,从而开发出一系列产品。该产品学习门槛不高,可实现部件化、标准化以及分工流水作业,根据订单,学员在家就能进行部件化制作。自项目团队组建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的参与,200多名学员在学习之后实现了就业或创业。莫雪玉表示,“期待更多人加入手工艺创业创新的队伍中来,让项目技术和产品惠及更多、更广泛的群体,共建更广阔的平台。”
大赛期间涌现的女性手工艺人在推动创新创业、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方面的例子和故事还有很多。如获得铜奖的《织心梦——公益+商业模式助力残障人士就业》项目,团队是由有创业意愿的健全人士和残障人士共5名及志愿者组成,项目专注于困境女性就业创业问题,通过线上线下教授编织技艺,目前带动残障人士56人、单亲及留守妇女40人实现就业,帮助大家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营造妇女手工产业发展良好社会环境
据广东省妇联介绍,广东妇女手工产业历史悠久、精品辈出,近年来,广东各级妇联把发展妇女手工作为服务大局、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培育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基地,开展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实施妇女小额贷款项目,携手广西、贵州妇联开展“金绣球计划”“锦绣计划”,共同搭建东西部协作手工产业对接平台等,不断为妇女手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据了解,大赛结束后,承办单位还将继续积极整合资源,为决赛获奖项目提供搭建平台、金融扶持、创业孵化、媒介推介等四大方面的赋能,助力获奖选手和团队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接下来,大赛获奖作品将在“网演中国”数字文旅云平台(艺维云展)虚拟专区展示。组委会将举办作品展示、直播带货、合作签约等活动,为手工产品提供展示、交流、销售平台,以激励广大妇女释放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