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让节约粮食成为生活常态


    □ 孔一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者汗水与自然伟力的凝结,不容浪费。12月17日,为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完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规定工作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剑指多个食品浪费环节,展现了国家对于反对食品浪费的决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许多人来说,饥饿已是渐渐淡忘的历史记忆,物质的富足让很多人将食物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浪费食物的代价也仅仅是金钱的损失。然而事实上,如今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如今人们的“吃饱吃好”,并不是在粮食问题上盲目乐观安枕无忧、肆意浪费食物仅为博看客一笑的理由。更何况,“大胃王”暴饮暴食的饮食理念有害健康并不应当宣扬。

    作为食品消费最重要也是最末的一环,大众的饮食消费观真正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家粮食安全的大目标除以14亿人口,落在每个人肩头的,是需要时刻自觉节约粮食的任务。要切实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就要进一步加强食育宣教,让身边的食物与其来之不易的过程真正结合,让珍惜食物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大众良好饮食消费观的形成,也一定会倒逼市场与网络,推动更节约餐饮模式的产生与真正享受美食的娱乐“吃播”风气,让中华美食文化良性发展。

    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节约粮食重在持之以恒。想要让节约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让节约粮食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还需将反对食品浪费的法律“强约束”与多形式的宣传教育“软引导”相结合,在社会上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风气。只有凝聚起节约粮食的全民共识,才能将“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