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近期,江苏省妇联发布了《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完善机制建设深化妇联改革实施意见》《江苏省妇联关于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门采访了江苏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劲松。面对记者的专访,她详细介绍了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的总体构想。
记者:这三项文件为“十四五”时期江苏妇联工作明确了方向、划定了目标、列出了清单,请问出台三项文件的背景是什么?
朱劲松:我们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书记处对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全国妇联要求,2021年10月成立工作专班,班子成员带队通过蹲点调研、线上线下征集意见、座谈交流等方式,广开言路,汲取智慧,数易其稿,于2021年12月制定并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完善机制建设深化妇联改革实施意见》,同时立足职能,同步研究制定了《关于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
出台三项文件,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和妇联改革,对妇女和妇女工作、妇联改革、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十四五”时期群团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书记处就做好“十四五”时期群团事业发展规划、谋划好群团改革提出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
出台三项文件,是落实江苏省委和全国妇联重要工作部署的举措。江苏省委2020年召开了“群团改革再出发”专题座谈会,对深化群团改革作出具体部署。2021年8月,全国妇联出台《“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深化妇联系统改革方案》,并要求各级妇联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结合已经部署开展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好落实。
出台三项文件,是积极回应新时代妇女儿童新期待和妇联工作新变化的举措。数字经济发展、“三孩”、“双减”政策实施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等,给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家庭建设等工作带来了新变化,给各级妇联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责带来了新挑战。
出台三项文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秉承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深度谋划未来五年江苏妇联事业发展方向,完善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江苏妇联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江苏妇联事业发展的蓝图,请问这个规划有什么特点?
朱劲松:规划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江苏妇联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妇联事业的发展方向、总体思路和落地举措,主要解决未来五年干什么的问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妇联改革、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自觉落实“两个确立”伟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规划起草全过程、目标任务制定各方面。
落实全国妇联要求。规划在框架设计上充分对接全国妇联《“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围绕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定位,从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独特作用的重要任务,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基本职能以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妇联改革等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妇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
设置量化数据指标。规划对未来五年我省妇联事业发展作出的安排和部署,不仅有定性目标,也有定量指标。比如,阵地建设、示范点打造、项目培育、妇联干部和女性人才培养、开展群众性活动场次等都明确了量化数据指标,并将25项主要指标和规划目标作为附件进行单列,推进载体清晰明确,目标任务一目了然,让规划真正可定义、可量化、可落实、可考核。
强化规划落实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在制定规划的同时,专门提出加强实施保障,要求全省各级妇联在具体落实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书,细化任务分解,每年把规划目标任务转化成年度目标和工作清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项接着一项办,接续努力,确保规划既定的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记者:近年来,妇联系统改革持续开展,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此次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时期完善机制建设深化妇联改革实施意见》为什么从机制建设的高度去谋划改革,有哪些创新之处?
朱劲松: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0年6月,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时总书记强调,要提前谋划“十四五”时期改革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我们从机制建设的层面谋划和推动全省“十四五”时期妇联改革,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通过完善机制建设,驰而不息补短板、强弱项、治顽疾,推动工作问题和作风问题、显性问题和深层问题一起解决,推动妇联工作的全面提升,使深化妇联改革更好地契合党中央新要求,对接妇联事业发展新需要,顺应妇女儿童和家庭新需求。
改革实施意见的创新之处体现在:聚焦推进改革再出发,不求大而全,更加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完善机制建设,提出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引领机制、推动实事项目落实机制、改革试点破难机制和数字赋能机制“五项机制”,着力以改革增动能、强实效,更好推进全省妇联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江苏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那么,新时代江苏妇联组织在助力共同富裕方面还将实施哪些举措?
朱劲松:近年来,江苏省妇联一直积极探索带动城乡妇女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联合省农垦集团实施苏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薄弱环节流动的一系列有效经验。我们认识到,在托底保障低收入妇女、困难家庭的过程中等不得,也急不得,要循序渐进,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我们也深刻意识到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致力于家风文明提升,让“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妇联组织要持之以恒架桥梁、当纽带,让更多妇女在共建中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抓住思想引领这个根本。我们思考谋划了思想政治引领工程和文明风尚提升工程,切实加强对促进共同富裕丰富内涵的舆论引导,帮助妇女群众特别是各级妇联干部准确理解党中央关于“共同富裕”的顶层部署、清晰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方法论,切实凝聚广大妇女助力共同富裕的思想共识。
二是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我们紧紧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计划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重点关注女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妇女、技术工人等群体的高质量就业,重点引领在数字经济、新经济领域的高层次就业;重点拓展在家政服务、直播经济等新消费领域的高品质就业,推动广大妇女在“共同富裕”中迈出坚实步伐。
三是抓住农村这个重点关键。我们精心部署了乡村产业创富工程和美丽家园建设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培树巾帼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联动开展助农品牌服务,切实加强对农村的帮扶力度,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妇女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抓住公益慈善这个协同力量。我们紧扣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用好公益慈善这个协同力量,深入推进扶贫助困关爱工程。大力支持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发展,畅通社会各方参与妇女儿童公益慈善活动渠道,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着力构建有机衔接、高效运转、协调联动的妇儿慈善工作体系,让广大妇女儿童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