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原因复杂,且信息涉及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和治理合力的形成难度较大。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发适合家庭治理的应用场景,值得深入探索。本研究通过走访杭州市各级各地妇联与其他相关组织机构,了解杭州市运用数字化推进家庭治理的现状和积极经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家庭治理数字化需破解的三大难题,并对家庭治理数字化迭代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
■ 徐士青
反家暴是家庭治理的突破口和制度重塑的关键点。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原因复杂多元,矛盾纠纷信息涉及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和治理合力的形成难度较大。因此,如何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开发适合家庭治理的应用场景值得深入探索。本研究通过走访杭州市各级各地妇联、服务于女性和家庭的社会组织、各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等机构,了解杭州市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推进家庭治理的现状和积极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家庭治理数字化需要破解的三大难题,并对家庭治理数字化迭代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
家庭治理数字化的经验
家庭治理数字化指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对反家暴数据进行整合,使反家暴工作实现基于数据要素的协同与合作,基于数据资源的决策与服务,提高治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杭州市妇联按照浙江省妇联相关工作部署,基于已有的“数智群团”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家庭治理数字化,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探索。
2021年5月,杭州市妇联数字驾驶舱在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并接入杭州市“数智群团”系统。该驾驶舱与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进行数据协同共享,实现全市涉家暴警情数、女性人数等多个数据实时动态展示,初步构建了妇联工作运行新体系。同时,包括萧山区妇联“安心驿站”、富阳区妇联“家和智联”、西湖区妇联“家和帮”、建德市妇联“伊码办”微信小程序、高新区(滨江)妇联“一码解家事”掌上应用平台等在内的一批应用场景被开发出来。而作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浙江ODR平台集在线咨询、在线评估、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诉讼五大功能于一体,管理员、调解员以及当事人均可线上开展工作,实现“人不出户、事不出网”。浙江ODR平台现在已经迭代升级为“浙江解纷码”(线上矛调中心)应用场景。
归纳而言,上述实践探索的积极经验体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多元收集,畅通诉求渠道。除基层妇联干部在日常走访中搜集到的案件,还有来自诉源、警源和访源的案件。其次是优化流程,整合数据资源。根据应用开发V字模型,确定核心业务并对其拆解,形成任务流,实现了对同一数据源进行分层管理,分级应用;对不同数据源进行科学研判,深度整合。三是倒逼改革,实现制度重塑。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将工作任务流程化,明确事件的流转顺序和时限,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在适当的时机将应用场景的操作规范等成果制度化,倒逼机构改革。例如,《萧山区反家庭暴力联盟协作联动机制》已经由萧山区委政法委联动协同部门发文。四是重塑能力,实现组织变革。数字化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传统管理思维与技术赋能支撑间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线上治理依赖于线下精细化治理的颗粒度,尤其是家庭矛盾的排查仍然离不开日常走访。另一方面,数字化促使妇联干部提升数字化能力和素质,具备塑造变革型组织的能力。
家庭治理数字化需破解的三大难题
当然,目前杭州的家庭治理数字化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不少现实问题。特别是受体制机制、公私边界以及治理理念等因素的制约,推进家庭治理数字化需要破解三大难题。
首先是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信息的碎片化、条块化等问题给家庭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场景的开发要实现市、区、部门间互联互通,也要实现中枢、系统、平台、场景之间的互联互通。关于家庭领域应用场景的开发,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家庭成员聚集。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激发数据要素对广大家庭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叠加和倍增作用。数据安全既要遵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规定,也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应用场景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数据安全。
第二,公权介入和私权保障之间的边界划分问题。以何种方式介入、解决家庭矛盾,避免二次伤害,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家庭治理中,家庭结构相对容易把握,但是家庭关系的变化难以也不宜实时监测。数字化常用的技术手段,尤其是监控技术,无法在家庭领域实施。但技术在家庭治理领域仍然有用武之地,比如浙江ODR平台提供的7*24小时全天候智能咨询服务,既可以避免咨询者的尴尬心理,也有助于保护他们的隐私。
第三,社会治理与家庭服务之间的有效融合问题。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要有寓治理于服务的理念。家庭治理数字化建设应从服务端和治理端入手。服务端面向家庭,深入了解家庭需求,以服务为最终目标;治理端面向管理者,打通业务层级壁垒,充分发掘协同作用。现有的一些应用场景中,更多还是作为治理端存在。因此,群众端还需在后续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中进行开发,用治理的精细化实现服务的精准化,用妇联干部的服务指数换取广大家庭的幸福指数。
家庭治理数字化迭代升级的路径选择
任何现实难题的破解都是在创新实践中展开的,家庭治理数字化也不例外。基于上文的思考与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家庭治理数字化迭代升级。
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数字赋能与人文关怀相融合。形势在变化、目标在迭代、工具在升级,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妇联工作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应落实在制度安排与治理实践之中,无论是数字化手段还是传统的日常走访,都是服务妇女和家庭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因此,妇联组织应通过线上完善数字智治机制,推进“互联网+服务”建设;线下推进“四必访”(即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创业女性必访,困难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妇女儿童家庭必访,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家庭必访),实现家庭相关需求调查与基层社情民意采集同步开展。
在顶层设计上,实现技术理性到制度理性的跨越。进一步明确反家暴应用场景的领域、事项、指标、协同关系和数据项等内容,制定系统集成清单和数据共享清单,绘制数据集成流程图和业务集成流程图。设置最小颗粒度的任务事项,形成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这四个工作体系。同时,应用场景还要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应用场景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与组织、制度的深度融合。
在指标设定上,实现基于算法模型的科学决策。数据要素只有通过算法、模型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如何将家庭领域关键指标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架构之中,将基层社会治理的颗粒度精细化到家庭,是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发生家暴的家庭,尤其是存在高危风险的家庭,需要通过精准画像实现预警,助力科学决策。通过对既有高危家庭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设置一级指标,精细化设置二级指标,构建高危家庭预警模型。同时,在评价指标上,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群众测评等方式,增加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杭州市妇联系统积极推进家庭治理数字化建设,对构建“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决策实施+评价反馈”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这是妇联立足主责主业、服务大局和服务家庭的新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治理理念的加快变革以及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应用,家庭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定会通过日益丰富的数字化要素供给不断迭代升级,实现精准治理和精准服务,回应广大家庭的急难愁盼和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作者单位: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