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绿色科技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绿色科技

科技,为2022冬奥画卷增添别样光彩


    为中国冰雪运动插上科技翅膀

    ■ 项丹平

    1月6日,身披“瑞雪迎春”涂装的北京冬奥列车正式首发。该列车有专门的节能模型和节能算法,能结合线路坡道、乘客多少等实时计算一条最优化控车曲线;列车还搭载了5G超视距应用系统,相当于给车安装了“眼睛”,可感知线路情况等;上百个冬奥5G基站的建成,使京张高铁过隧道时也能高速上网;伴随着列车首发,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高铁上打造的北京冬奥列车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也正式上线,实现了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

    记得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时,我们还有1/3的冬奥项目没有开展,依靠科技助力,中国冰雪运动迅速弥补短板取得跨越式发展。不仅如此,从冬奥场地建设到器材装备,从赛事组织到赛事全球直播,方方面面都烙上了科技创新的印记:

    科技赋能场地建设和冰雪运动。北京“双奥之城”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水冰转换”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运用国内首创赛道喷射加工技术和混凝土材料,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的垄断;二七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的风洞实验室,能帮助运动员不断寻找阻力最小的训练姿态,大幅提高训练效率;我国首次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强度性能提升一倍以上……

    冬奥会的“科技范儿”,不仅彰显于场馆建设等领域,也存在于每一位奥运参与者身边。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上百台机器人在赛时将提供巡游、送餐、送物、导引、消杀、清废等服务,在“智慧餐厅”有约120台餐饮机器人同时服务数千人,只需手机扫码就可轻松点餐并实现“24小时供应”。在张家口冬奥村运动员公寓,一张张智能床可根据睡眠、阅读、看电视等不同模式调节床的角度,也可根据使用者自身习惯调节腿部、头部角度;床垫还拥有记忆功能,会根据运动员身体曲线自动调节保持最舒适状态;同时该智能床还搭载有传感器,能精准捕捉人体体征数据、监测运动员心率和呼吸信号、管理运动员睡眠数据,形成健康预测报告或进行预警。移动诊疗车和智能移动方舱,能够让比赛中受伤运动员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5G信号覆盖到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为丰富比赛转播等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了更加有力支撑。具有自由视角、云端互联等特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可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应用,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了现实;一幅壮美的冬奥画卷中,中国科技增添了别样光彩。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中国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北京冬奥会的亮丽底色,也必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一起向未来。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