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中国女子钢架雪车

第九名未来可期


    2022北京冬奥会女子钢架雪车第3、4轮,中国选手赵丹出战。

    IC photo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孔一涵

    130公里、1分钟。

    这两个数字是钢架雪车的最高时速与滑行时长。如果能够站在赛道旁边观看钢架雪车的比赛,那么请一定要睁大双眼。起速后的钢架雪车像是驰骋在冰道上的高速赛车,在关键时刻眨眨眼睛就可能错过运动员飞驰而去的瞬间,只剩下姗姗来迟的扑面冷风。

    然而在极致的速度之外,挑战和危险也如影随形。钢架雪车没有方向盘,运动员只能依靠身体的轻微晃动来控制方向;钢架雪车没有刹车,运动员只能用脚尖点地来轻微降速。在这场头部向前的“贴地飞行”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

    因此,被称为“冰上俯冲机”的钢架雪车代表了对速度勇敢无畏的极致追求。

    2月12日晚十点,女子钢架雪车的比赛迎来了最后一轮滑行。前两滑名列第四的赵丹在第三滑中出现失误,排名跌至第九,距离第一名的成绩相差1秒。

    而在钢架雪车的赛场上很难出现奇迹般的力挽狂澜:每一名选手都在追求着理论的最快值,每一毫秒的成绩进步都可能让排名发生变动,而一秒钟的差距已经近乎天堑。

    最后一滑,赵丹要为自己滑行。

    身着蓝色的“战衣”,握着钢架雪车的鞍,赵丹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冲刺!滑行、加速、转弯、冲刺……她用时1分02秒33,顺利完成第四滑,最终以4分09秒52的成绩位列第9名。另一位中国选手黎禹汐以第14名完赛。

    作为首次参加冬奥会的中国女子钢架雪车运动员,赵丹和黎禹汐已经实现了历史突破。而作为年龄分别为19岁和23岁的“小将”,她们还有大把的时间追赶进步。

    “第三轮出现了两个比较大的失误,在两个加速阶段出现了侧滑,导致了速度的降低。侧滑是每个运动员都会出现的,包括世界一流选手,不一定是滑了多少次就能避免,主要看你的刃跟冰面结合的状态,以及你操控的方式来决定的。”赛后提起自己在第三轮的失误时,赵丹语气里有反思,却没有遗憾,“因为我每一步都在书写我自己的历史。我要珍惜现在,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们还年轻,再经过几个赛季的磨炼,我们会进步得更快更高。”黎禹汐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