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张家口姐妹花的冬奥时刻

“参与开幕式创排,所有付出都值得!”


    马思月(左)和马丽星(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500名小朋友举着和平鸽灯笼,无拘无束地奔跑、起舞……

    总导演张艺谋说:“这是最打动我的瞬间。”“我们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了这么大规模的动态捕捉,让孩子们脚下绽放出实时互动的闪亮的雪花。他们踩着雪花玩耍,像在打雪仗一样,自由、浪漫、可爱、温暖。”

    观众们的惊叹赞誉,总导演的充分肯定,让参与节目《雪花》创排工作的马丽星如释重负,骄傲和自豪在心底流动,她感慨:“200天的日子,一次次创意、排演,不分昼夜,这一切的付出全都值得!”

    参加冬奥开幕式编排,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马丽星是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2021级舞蹈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一位来自河北省张家口的姑娘。

    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马丽星说2021年是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暑假在‘鸟巢’以领队的身份参加了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刚结束就被冬奥会开幕式创作团队正式选中进组。”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马丽星以编导的身份参与了《雪花》节目的创意编排、演员的排练以及演出现场发号口令的工作。

    “总导演张艺谋给大家开会时说‘办好开幕式就是冬奥会成功的一半,要打响这第一枪’。大家都是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马丽星回顾着几个月来的全心投入,感慨万分。

    开幕式演出时,马丽星想着等自己负责的节目上演时,一定会哭出来。“可真正到了那一刻,我又不自觉进入到一种清醒理智的工作状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期待节目顺利完成。”

    马丽星告诉记者,《雪花》这个三分多钟的节目,最后呈现出来的已经是第五版了,“完全颠覆了最初的创意,改变了最初整齐划一的表演,而是充分释放孩子们的自由天性,让孩子们自由嬉戏,最终齐聚在雪花台周围,就像千万你我的汇聚。这是一次艺术与科技最美的融合,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文化自信。”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已经完美谢幕,而马丽星的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启。她说:“我是编导团队中年龄最小的,能够跟着名师大家、前辈们在一起做事,这对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走好未来的职业道路有太多的意义和启示。”

    将冬奥经历装进心底,姐妹一起向未来

    马丽星告诉记者,她6岁开始学习舞蹈,“或许是天性使然吧,记得小时候听到音乐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舞动起来。另外,跳舞既可以增强我的体质,也能培养气质。”小学毕业后她考取了河北省艺校。6年的专业学习,使她逐渐清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接着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编导专业,2021年又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马丽星说,妹妹马思月也是基本复刻了她的求学之路,从小学习舞蹈,小学毕业考入河北省艺校,然后又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目前是大一学生。

    北京舞蹈学院有100多名学生入选开幕式演出,马思月参加了《构建冰雪台》节目的演出。“我们举着各个代表团的‘雪花’共同组成我们的地平线,寰球同此凉热,我们站在一片土地上,头顶是同一片天空,在这个地球村肩并肩手牵手。接着所有‘雪花’汇到一起,构建成一朵大的雪花。”

    那是瑰丽的一幕:巨大的雪花造型从场地中央缓缓升起,绕场一周,随着雪花光影的缓缓落下,一座雪花台在冰雪五环的照映下升起,月球、地球交相呼应,象征“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透过屏幕洒遍大地。

    “在‘鸟巢’排演时,我和妹妹马思月会经常见面,有时她来找我,有时我去看她,我们彼此也会交流一下对各自节目的看法。”马丽星说。

    冬奥会在家门口举办,两个女儿直接参与其中,作为父亲的马卫东感到很自豪,“女儿们能得到这样的历练,是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机会,对她们两个人的成长很有帮助。作为家长,默默站在孩子的身后,对她们的选择永远给予尊重、支持和鼓励就好。”

    元宵节快到了,妹妹马思月赶回来和家人团聚。马丽星说:“我们会将这份宝贵的经历装在心底,收拾好行囊,重新出发,一起向未来。”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