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世康
2月13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武大靖在北京冬奥没有实现卫冕,但这位中国短道速滑的骁勇悍将依然赢得了掌声和鼓励。几日之前,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因脚踝骨折无法做复杂动作的中国小将高宏博坚持出场,虽然成绩只有15分排名垫底,但他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当网友们了解了他的伤势后,纷纷致敬“15分的幸福”。
无论是致敬“15分的幸福”,还是对武大靖的喝彩,这背后是网友对运动员汗水与拼搏的肯定。事实上,在奥林匹克赛场上,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顶尖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能否赢得胜利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能站在赛场上,所有人都拼尽了全力,每个人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希冀能在关键时刻突破自我,而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这也是对“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广为流传的奥林匹克名言最好的诠释。
更可喜的是,这个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从2008年到2022年,从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我们的眼睛不再紧盯着金牌榜,从民众到运动员,不再有那种“咬碎钢牙也要拿金牌挣脸面”的急迫感,而是更多地聚焦比赛本身,运动员们全力以赴、肆意挥洒着汗水,民众欣赏从运动员你追我赶间迸发出来的竞技体育之美,这种变化源于我们稳步增强的国家实力,源于我们从内心生出的民族自信。
诚然,奥运奖牌可以衡量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但拼搏精神、竞技体育的价值却远远超出了奖牌的范畴。闪亮奥运赛场的,不只有奖牌,还有敢于参与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拼搏,和追求梦想、超越自我的精神。
由此,我们也应把掌声献给冬奥赛场上的“失意者”。虽然他们没有“摘金夺银”,但他们用最好的自己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