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绿色科技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绿色科技

麻医生夫妇与小天鹅、小狍子的快乐时光

——访“中国遗鸥之乡”河北张家口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会长麻喜荣


    本版插图:小丽

    中国遗鸥之乡 ——康保

    麻喜荣和小狍子

    麻医生与妻子在给遗鸥做手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志飞

    2021年,全球遗鸥共12000只,在康保就有8000多只。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的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是一处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也是遗鸥的天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称号。北京冬奥会之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了这片土地。“生态不平衡,人类不安宁”,这是记者在当地看到的一幅标语,朴实的话语反映出这里的人们对于自然环保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会长麻喜荣和同为协会会员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的妻子李秀莲,这些年一直从事保护遗鸥的工作,他们已把做公益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康保人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朴素深情与真切付出,在麻医生和他的妻子对萌宠小天鹅、“ 孤儿”小狍子的悉心治疗和养护里可见一斑,而这些野生动物朋友们带给人类的幸福感也尽在不言中。

    麻喜荣是一位骨科医生,他的妻子是护士,这些年他们协同治疗并养护了不少野生动物“孩子”,待这些“孩子”身体康复、长得强壮后,又将它们放归野外,这归去来兮中萦绕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绵绵情意。2009年他们给一个受伤信鸽做了手术,那信鸽伤愈放飞自然后,第二天又飞回院里来看望他们,原来动物也是如此有灵性和情义。不妨让我们听听麻医生夫妻与他们救助的野生动物之间的鲜活故事。

    麻医生自述  

    救助萌宠小天鹅

    2017年4月的一天,康保县森林公安局给我送来一只小天鹅,这是道尹地村一个牧羊人从野外捡回来的。我检查发现天鹅左翅带关节肿胀轻伤,不能展翅,双翅尖和尾部到处都是粪便。我和妻子当天就给它在盆里洗了澡,用电吹风吹干。我们给它准备了菜叶、馒头、面条、小鱼,它都不吃;第二天,我们到湖边刚融化的水里捞了一些去年的水草放在盆里,它挺喜欢吃的。从此,我们便试着给它吃煮玉米、白菜、水草等,都吃的挺好。

    我家车库当时还养着草原雕、苍鹰、大鹅,我就向邻居家借了彩钢房饲养小天鹅。白天,我有空就把它放出来在院里和后边的空场地散步,伤情逐渐好转时还送它在后边练飞翔。到八九月份,我开车拉上它去湖边洗澡、戏水,玩几小时后上岸再接回家。湖水结冰时,湖里来了12只小天鹅,我把它送去戏水游玩,它也没融入天鹅群,没和它们一起飞走。天冷了,我又把它移到地下室养着,有空就带它上来散步、晒太阳。

    2018年开春,因为5月我的门诊楼要拆迁,我就在湖西岸租了几间彩钢房当救助站,养着草原雕、猫头鹰、遗鸥等,我白天把小天鹅送到湖里,那样既可保证食物多样化也可练飞翔,有天鹅群时它还可跟着一起玩。每天早晨我把它放出去,到了晚上六七点,我去湖边接它回救助站。我俩一前一后优雅地踱着天鹅步,邻居说别人遛猫遛狗,麻医生遛天鹅。8月彩钢房也拆除了,我就把草原雕等送到湖边的养牛场暂养,逐渐也不去接回小天鹅,就让它在湖里生活。我每天用望远镜远远观察,只要看见它就行。十月湖水渐渐凉了,湖里水鸟少了,它还是没跟着天鹅群走。一次,我有两天没看见它很着急,牛场老支给我打电话说,你的天鹅来我院子里了。我急忙跑过去,看见它在院子里正和草原雕对话。原来天冷了它想回家了,原来的救助站不在了,以前它和草原雕是邻居,听见草原雕的鸣叫声就以为是它的家,也不怕看门狗吓唬,它就飞进了院子。

    2018年冬天,宣教中心给了小天鹅一间有地暖的房子,它又住了一冬。2019年春,我再次把它送回湖里,每天都用望远镜观察见它一面,直到9月底,它终于和天鹅们一起飞走了。

    喂养“孤儿”小狍子

    2021年7月17日,张北森林公安把一只老人放牧时捡回的小动物送到我这里,小家伙身上有三排白斑,有人说是梅花鹿,我把图片发给东北大兴安岭当过猎人的朋友,他说是狍子幼崽。因为每天要喂4次牛奶,去救助站喂养太远了,我和妻子说就在家里养吧。因为是鹿科,我给它起名“小鹿”。

    每天早晨5点,我就要起来给“小鹿”煮牛奶,再降温至35摄氏度,用奶瓶喂它。每次喂它,“小鹿”就把我当成它的妈妈,先在我肚子上顶两下,再去吸奶嘴。然后我就是满地擦“小鹿”尿,清理粪便。慢慢它长大点强壮了, “小鹿”晚上觉得孤独,就跳到床上挨着我们睡觉,到半夜尿湿一大片,把它赶下去又跳上来。最后,我们把它抱上沙发,铺上几块毛巾当尿垫,还得陪着它坐着,我们看电视它也看,当电视里有狼、老虎等,它也害怕地竖起耳朵,把头藏到我妻子怀里。如果没病人时,我们就开车拉着它到草地上练跑,观察它的食性。它三个月时,因为家里要供暖气,就把它搬到宣教中心里,那里是地暖,可将室温调到10度以下。“小鹿”送到宣教中心后,改为每天3次喂奶。怕它孤独,我给它买了3只小羊羔做伴,也给它补点小羊羔的饲料。开始,它不吃就等着喝牛奶,几天后就病了,每次喂药、打针,我妻子看见它的可怜样都要哭一阵子。治疗十多天后,它的病情好转了,面部又起了脓肿,我们给它做了手术,此后就再也没生病,一天一天地长大长胖了。现在“小鹿”已改成一天1次喂奶,我们每天起床第一个任务就是开车拉着它,陪它奔跑或散步20多分钟。我们计划今年开春后就把“小鹿”放归野外,我们已找好了有狍子种群的地方。

    这些年,森林公安和人们送来的受伤野生动物,麻医生和他的妻子一直都主动接收、救治、喂养,直至其伤愈放归自然。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断推进,他们又聚集了更多人的力量去做野生动物保护。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目前会员已发展到500余人,在当地形成了人人保护野生动物、人人爱护自然生态的良好风尚。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