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家庭体育健身组织
鼓励培育基层家庭体育健身社会组织,鼓励发展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充分发掘现有社区文艺、养老、妇女、儿童、残疾人组织在家庭体育健身中的作用;
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与妇联、残联和其他社会组织融合发展;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加入各类体育组织。
建设家庭体育健身设施
吸引社会资金建设适合家庭使用的体育场馆设施,并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无障碍使用要求;
鼓励社会力量开发符合安全标准、适合全体家庭成员的健身器材、电子设备应用程序及健身周边产品;
鼓励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物业公司等配置占地面积小、集成化程度高、费用成本低的健身器材;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家庭体育健身共享网络平台。
丰富家庭体育健身活动
推广广场舞、健步走、慢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健身气功、瑜伽、武术、户外定向运动等易于开展、适宜家庭参加的健身项目;
在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抚养服务日间照料机构等场地增加体育健身活动内容。
支持家庭体育健身赛事
鼓励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单项或综合性体育健身赛事;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群众比赛活动。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适合家庭、亲子的各类网络健身赛事,实现线上线下赛事相结合。
加强家庭体育健身指导
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科学健身知识普及活动;
通过培训和认证,使更多种类医生掌握开具运动处方技能,以服务家庭体育健身指导。
弘扬家庭体育健身文化
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带动家庭成员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