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乐活主张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乐活主张

好妈妈:富养自己,散养儿女


    作家苏芩说:“女人身上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亏待出来的。”身教胜于言教,妈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自己,才能够由内而外地向孩子释放爱意,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如何爱”的能力。妈妈与自己和解,才能敞开胸怀接纳孩子的平凡,由衷给予孩子信心。而一个爱自己、活好自己的妈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孩子最有力的榜样。

    ■ 木青

    身边总有妈妈抱怨:“为什么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教育好?”很多母亲也都有这种体会,砍掉社交、不辞辛劳、使出浑身解数教育孩子,可孩子却依然没有长成期待的样子。当妈妈把所有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就会悄悄衡量付出与所得,当现状不如预期,亲子矛盾丛生,不知不觉爱也就变了味道。

    当妈妈的与其总追问孩子:“要怎么爱你,才能成就最优秀的你?”不如先做一个爱自己的妈妈,富养自己,散养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善待自己,不再以孩子为中心

    作家苏芩说:“女人身上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亏待出来的。”我对此深以为然。生活中太多的妈妈,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常常亏待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哪怕自己再辛苦,也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

    然而,不能善待自己的妈妈,也无从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感激;相反,妈妈苛求自己的“贫瘠”气场,常会令整个家庭氛围窒息。另外,在一个家庭中,对自己极尽亏待的妈妈,也往往对孩子极尽苛刻。妈妈为孩子过度牺牲的行为,不仅让自己活得疲累,也丝毫唤不起孩子的感恩之心。相反,孩子甚至会因此养成理所当然获得的习惯,容易在物质上索求无度。

    善待自己,并不是鼓励妈妈追求奢侈,而是应该在现有物质基础上不亏待自己。当妈妈不再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才能将他们的视线投注到妈妈身上,懂得体谅,懂得感激。

    富养自己,才能由内而外向孩子释放爱意

    很多女人自从做了妈,从此与“精致”分道扬镳,家居服成为工作服,不修边幅成为很多妈妈的常态。对此,妈妈们的回答很无奈:“要顾家,又要照顾孩子,哪来时间收拾自己。”

    做妈妈的确不容易,但妈妈因此更需要关注自己。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受到200万网友追捧的时髦奶奶,这位古稀之年的韩国奶奶,每天晨起,她都会先称体重、做瑜伽、听新闻,给自己准备早餐。然后,她会打扮得美美的去逛街、看展览,哪怕一人独处,她也绝不将就。临睡前,她会翻看时尚杂志,学习几个新的意大利语单词,保证每天都能吸收到新知识。

    看似平淡的生活,却给予人治愈的力量。很多人感慨这位奶奶竟能用如此从容的姿态面对衰老,但其实再往前追溯几十年,这位奶奶小时候因长相被嘲笑而自卑,立志成为服装设计师却遭到父母反对,按照父母的意愿结婚生子,从此生活围着孩子老公完全失去了自己。然而,因为对时尚的执着和喜爱,她没有放弃逐梦,她开始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学习,同时赚钱养家。当儿子长大成人后,她又留学意大利学习服装设计。最终,这位奶奶的生活态度被无数人敬仰。她那句肺腑之言振奋了无数妈妈:“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要认真地活。”

    如果我们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幸福快乐了,才能溢出幸福给别人,也才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予。生活也许会带来焦虑,但懂得富养自己的妈妈,能够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孩子的榜样。

    其实,爱也是一种释放,妈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自己,才能够由内而外地向孩子释放爱意,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如何爱”的能力。而学会爱,则是一个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幸福力。

    活好自己,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唠叨”也许是妈妈的代名词,妈妈们总以为,孩子做事不上心,不一遍遍念叨怎能让他们听进去?其实,身教胜于言教。一个爱自己、活好自己的妈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孩子最有力的榜样。

    很多妈妈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要“教”给孩子很多东西。其实,妈妈活好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董卿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活好自己,孩子才能切身感应到妈妈身上爱的力量,以妈妈为榜样,勇敢面对世界,做真正的自己。

    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孩子的平凡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遗憾生活中有太多妈妈,以“别人家孩子”为完美标准,放不下培养一个完美孩子的执念。

    当妈妈对孩子寄托太多,其实是妈妈内心深处无法与自己和解,无法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也因此,妈妈们常常通过越界控制企图改变孩子,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控制愈强。若孩子无力对抗,最终只能通过冷漠的方式回击。

    有位女作家说,一次听到儿子问她:“妈妈,我可能就是一个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她回答说:“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的确,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纵然是妈妈的骄傲,但孩子的快乐与否更重要。

    妈妈与自己和解,才能敞开胸怀接纳孩子的平凡,由衷给予孩子信心:你也许不是最棒的那个,却是妈妈眼里的唯一。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将豁达传递给孩子,成为孩子一生最受用的东西,也许成就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妈妈自己。

    乐观妈妈,养出精神富足的孩子

    有句话道出教育真谛:“优秀的孩子,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他们的背后都有迹可循。”而这个踪迹,就是孩子背后的父母,他们是孩子的根,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土壤。

    孩子在物质上也许不及同龄小伙伴,但通过他们落落大方的言行举止,你能感受到孩子精神上的富足。父母们正是用自己睿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并影响着孩子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没有谁永远会是生活的宠儿,但热爱生活的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自己的幸运儿。既然父母无法为孩子的一生保驾护航,那么培养一个永远积极向上的孩子,或是父母一辈子最大的慰藉。

    世界上有三种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真正决定我们生命品质的,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唯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其他关系才会成为“锦上添花”的美好。于妈妈而言,唯有先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够爱孩子,爱这世间所有的一切。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