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法治蓝皮书·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本次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进行评估。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透明度表现亮眼。从结果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总分为86.64分,远超地方人大常委会,位列第一。
报告指出,法规征求意见有待完善。首先,法规征求意见时间依然不足。其次,征集法规草案意见缺少草案说明。草案说明的存在是让公众了解法规草案制定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法规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帮助公众全方位了解法规制定的目的及主要制度设计,以便公众更好地提出意见建议。最后,未能利用门户网站征求意见。
报告建议,以用户思维优化立法公开,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立法公开工作应当首先确定好公开的第一平台。相比微博微信, 门户网站能够最大程度克服内容碎片化问题,容易通过网站形成立法数据库。在推进人大立法透明度过程中, 应当以门户网站为第一平台。夯实民主立法,就应当最大限度拓宽公开范围,尽可能增加平台友好性和阅读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增加无障碍模式,让视力欠缺的人也能够通过门户网站参与到立法活动当中。践行科学立法,公开草案征求期限不得低于法定最低限度,法规权威文本公开时间不得晚于生效日期。
人大立法透明度的提升离不开人大常委会的自觉,同时也有赖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推广。报告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立法公开考核,重点考察地方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不及时、不完整、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通报批评长期不更新内容的门户网站,整合存在两个及以上的门户网站,并积极组织研究人大立法公开标准,制定全国范围的人大立法公开细则和操作手册,提高全国各地的立法公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