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胜
年轻人的落脚处如今又多了一种选择——新一线。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根据已公布的29个重点城市数据排名来看,成都、杭州2021年净增人口分别为24.5万和23.9万,位列前二;排名前十的还有青岛、郑州、宁波、南京等“新一线城市”。
曾几何时,尽管“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不绝于耳,但首选北上广深的年轻“漂族”仍趋之若鹜。其缘由无外乎老一线城市人际关系简单,就业及职场打拼更显公平;发展机会多、薪资相对较高、文化氛围浓厚等。可随着这些年“抢人大战”的愈演愈烈,不少省会城市也都出台了招引高学历人才、放低落户门槛、鼓励创新创业等接地气举措,极大改善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公共服务水平、产业环境及人才培育环境。用选择落脚“新一线”的一位年轻人的话说,“北上广”有的这儿几乎都有,但那些城市没有这里独有的烟火气。
而更为重要的,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抢人大战”的演进,年轻人就业、择居和发展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中的不少人真正“想开了”。年轻人选择城市不再只盯城市GDP、经济排名等宏观指标,而是更看重微观体验上的物价、文化氛围等是否“合胃口”。而“新一线”城市正迎合了年轻人的这些诉求:它们既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提供充分的职业机遇;也有咖啡馆、书店、酒吧这样的文娱空间,足够好玩、有趣;另外,这些城市的购房压力相对比较友好,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体面的收入和生活感受。
从年轻人涌向“新一线”让我们感知到社会进步的脉动。未来的城市发展,特别是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崛起,也可由此引以为鉴,规避盲目崇拜重金激励的旧思维,注重读懂人心、契合诉求,多致力筑巢引凤、搭桥铺路、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城市环境建设和人才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