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本身是有结构、分层的。在分层的社会利益结构下,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利益是否受到保护,以及他们受到什么程度的保护,决定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水平。针对他们的分配正义、社会正义的实现而提起的诉讼,才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所做出的非常明确的贡献。
检察机关承担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领域比较广,妇女权益保护面临历史、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了检察机关,需要妇联等专业力量的介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应当赋予妇联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可以作出特别规定,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立案6633件,是2020年的4.2倍,是2018、2019两年总和的3.3倍。”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表示。而在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进程中,涉妇女公益诉讼亦有司法实践,特别是,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增加了建立妇女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衡量一个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水平,其实取决于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利益的保护程度。推进涉妇女儿童公益诉讼将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建立更为完备的支持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研究室主任、教授徐卉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