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刘庭飞:“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尽力去做好”


    一些村民出行不便,刘庭飞就送货上门,让他们尽快拿到快递。

    ■ 唐鹏 杨俊 文/图

    “喂,杨孃,你的快递到了,如果没时间,我下午抽空给你送过去。”

    贵州省岑巩县天星乡适逢赶集日,在位于集镇的快运收货点前,领快递的人络绎不绝。女主人刘庭飞一边忙着给顾客收发包裹,一边抽空打电话通知客户取件。

    刘庭飞和丈夫吴国明都是天星乡三星村村民,2015年,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在外打工的夫妻俩返乡创业,成立自己的物流公司,并购置一辆货车,承接乡镇快运业务。

    “当时,我们乡里还没有一家快递点,村民网购越来越多,但收货又慢又不方便,我们办个物流公司,自己有点收入,也方便了群众。”刘庭飞说。

    农村物流特别是快递包裹利润很薄,但工作量不小。每天,两口子要跑遍县城所有的快递公司揽件,然后拉回村里,分门别类整理好,通知客户取件。天星乡集镇离县城40多公里,水泥路面较窄,坑坑洼洼不平坦,遇到恶劣天气,道路全是积水,往返一趟要2个多小时,但两口子从未滞留过快递货物。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的一天,丈夫在运输快递的行程中,一件包裹突然自燃,烧毁了整车包裹。夫妇俩到处借钱,终于凑齐11万元,赔偿了客户的损失。为了偿还债务,刘庭飞把公司交给丈夫打理,一个人外出打工挣钱。

    两年后,2019年春节前夕,刘庭飞回到家中,用打工挣来的钱偿还了债务,留在家里一边照料老人和孩子,一边和丈夫合力经营快运业务。

    “那两年快运本来就没挣到什么钱,一下子赔了这么多钱,真是雪上加霜,但我想不能半途而废,还是要坚持下来。”刘庭飞回忆说。

    随着互联网在当地农村的普及,快运业务量不断上升,刘庭飞两口子越来越忙碌。每天,丈夫从县城拉货回来,卸完车,都在晚上九点钟左右。白天,刘庭飞在店里接待收发快递的顾客,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些村民出行困难,她还会送货上门,让他们尽快拿到快递。

    “这些年多亏了庭飞,她每天上班时间几乎都是12个小时,比我辛苦得多。”吴国明感激地说。

    “农村人没有上下班时间观念,特别是农忙季节,晚上十点多钟、早上六点钟也有人来敲门取包裹。做农村快运工作,就得遵循农村人的作息规律,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让乡亲们满意。”刘庭飞说。

    付出总有回报。刘庭飞凭着自己的敬业和热忱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和信赖。如今,他们的物流快运公司承揽了全乡大部分物流配送和邮寄业务,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2021年年底,他们家建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滋润。

    “在我们三星村,说起刘庭飞,大家都竖大拇指,她不仅能吃苦耐劳,为群众办事也从不含糊,村里有事情她也是随叫随到。”三星村党支部负责人告诉笔者,2021年,刘庭飞当选为岑巩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她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1年底,向三星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3月初,她被推选为三星村妇联主席。如今的刘庭飞更忙了。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情蛮开心的。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尽力去做好。”刘庭飞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