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徐阳晨 发自北京 14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最新进展情况。据介绍,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实现立案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打击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此类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在会上表示,追赃挽损是反诈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安机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坚决追缴返还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被骗资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据介绍,2021年,公安机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对涉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账户,实时开展资金拦截,累计拦截102万个资金账户148亿元;同时,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共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刘忠义表示,公安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风险监测机制,提升预警拦截能力,进一步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被骗资金的返还力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网络虚拟空间、依法治理要实,特别指出要加强诉源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负责人程雷介绍,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全力扎实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坚持全链条打击。聚焦重点领域、新型手段、特殊对象,依法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年共起诉近4万人。依法惩治为诈骗犯罪“输血供粮”的各类网络黑产犯罪,全年共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同比上升8.5倍。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4.3万余人,同比上升一倍。
其次,坚持一体化治理。结合办案中反映的“两卡”管理、校园治安管理、行业个人信息管理等问题,上海、浙江、江西等地通过制发检察建议、风险提示函、签订备忘录等方式,督促加强源头管理。
最后,坚持精准化预防。会同教育部发布在校学生涉“两卡”犯罪典型案例,集中组织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共筑校园网络安全防线。在最高检官微开设“反诈进行时”专栏,加强以案释法,提升社会公众识骗和防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