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娜
当前,全国春耕春播进入关键时节,而疫情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如何确保不误农时?怎样把“米袋子”“菜篮子”抓好抓牢?2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
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今年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粮食已过二成,早稻栽插过七成,东北水稻育秧过七成,均快于去年。
“当前疫情是点多面广频发。因疫情封控造成局部地区人员流动、农资运销和农产品流通受阻,春耕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我们分析,影响是局部的,影响是有限的。”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此轮疫情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疫情防控总体稳定,农民在大田作业,人员不聚集,风险还是比较小的。二是农资下摆总体正常,目前备春耕已经进入了尾声,种子、农药、化肥下摆的进度已经过了九成,供应量总体是有保障的。三是涉疫的重点地区农业生产秩序正逐步恢复。吉林的农资下摆基本到店到户了,目前吉林全省水稻育秧已接近尾声,局部地区已在抢墒播种玉米。
“由于一些地方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对农民下田、农机上路、农资下摆和外出农民返乡务农确实造成了不便。”潘文博强调,农业农村部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压实地方属地责任,对因层层加码、简单粗暴、工作不力造成春耕生产、农资农机调运和“菜篮子”产品供应严重受阻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地方和人员责任。
五方面措施稳产保供
近期,一些疫情严重地区部分蔬菜品种涨幅比较大,如何加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陈萍表示,我国蔬菜生产供应和市场运行季节性比较强。按照常年的规律,春节以后随着气温回升,蔬菜上市量增加,价格一般都会季节性回落。今年春季菜价回落比常年慢了一些,主要是受不利天气、成本上涨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叠加的影响。
据介绍,4月上旬,我国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近300万亩,产量同比增加100多万吨。肉蛋奶、鱼果蔬供应总量充足。
由于疫情多点散发,一些地区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田头采收难、物流配送不到位等问题。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调度36个大中城市生产供应情况,组织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好联合保供。
陈萍说,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顺畅流通、重点地区保供、产销对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五方面。
在强化生产方面,农业农村部门将合理安排蔬菜熟期品种和上市茬口,推动大中城市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保障出栏畜禽、出塘水产品正常运销秩序,畅通种畜禽(苗)、饲料等供应运输和蜜蜂养殖转场,引导规模经营主体开展互助合作,确保生产及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