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传 /
胡溶,旺中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92年与丈夫一起成立旺中旺超市,30年来,从一家小超市发展为江西本土最具影响力的超市之一。她把超市做成了居民的邻居,并始终不忘承担社会责任,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在疫情防控期间保供稳价,展现了一位民营女企业家的巾帼担当。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 黄心仪
三十而立。
创办至今已30年的“旺中旺”正当年。
“旺中旺”是诞生于江西南昌的一家本土零售企业,门店遍布全南昌。对于许多当地老百姓来说,“旺中旺”超市里有着满满的生活气息,恰恰应了那句“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把超市做成了居民的邻居,甚至是家的延伸,这一切都体现着胡溶对细节的把控,也融入了她的个人情怀。作为“旺中旺”的副董事长,胡溶却认定自己“容易冒进,但瞄准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放弃。”
而对于“旺中旺”来说,始终没忘记、更不会放弃的,还有肩负的社会责任。
担当
“明天零点起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市进入静默期,‘旺中旺’要继续承担起市民生活的保供任务,希望你们提前安排员工到岗。”今年4月21日下午5点,接到南昌市商务部门的电话后,“旺中旺”公司自上而下再次忙碌起来。
做决策、下指令、任务到达各门店……当晚10点前,1200多名“旺中旺”员工扛着被褥进入各自门店。
“那一幕回想起来,我仍然特别感动。我们的员工女性居多,大都是撑起家庭的主力,但大家克服自身的各种困难,每天全力保供市民生活需求。尤其是静默期那几天,大家甚至要打地铺睡在店内。”胡溶说。
员工的努力就是企业的底气。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初南昌此轮疫情发生后,全体“旺中旺”人就一直将“担当”两个字记在心头、扛在肩上。胡溶曾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过这样一条内容——在危难面前,我们都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却也甘当这大浪洪涛中的逆行者。
当时,“旺中旺”的员工一直奋战在防控疫情、保障民生的最前线。他们还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所承接封控区域各小区的食材保供配送工作。为保障高效配送,“旺中旺”成立了一个100人的专项小组,按三班倒确保24小时不停歇连轴运作。在对各社区的食材配送中,每天平均有6000~12000份的体量,同时每天还要打包约6万公斤的蔬菜、1.8万公斤的猪肉、1.2万公斤的水果等相关物资送到疫区。
就在“旺中旺”全力奋战疫情时,意外发生了。4月3日,一个电话打破了“旺中旺”的平静,因为第三方一名物流司机确诊新冠肺炎阳性,“旺中旺”公司总部和两个配送中心需要立即关闭消杀,公司200多名密接和关联员工需要集中隔离,胡溶也在其中。
迷茫、害怕、忐忑,各种情绪在隔离点蔓延,胡溶立即和隔离员工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亲爱的同事们,虽然我们隔离在酒店,但我们是为了保障市场供应,是为了服务长期支持我们的市民,我们也是抗疫战场英雄的一员,应该感到骄傲!”胡溶深知员工们的不安,她还在群里组织各个隔离点的员工晒餐食、晒窗外的风景,组织大家拍摄小视频、评选优秀餐食。
“保供稳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我们依然会做同样的决定。”说这些时,胡溶眼神坚定。
结缘
“旺中旺”是胡溶和丈夫共同创办的。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30年来,“旺中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家“夫妻店”蜕变为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本土知名企业,胡溶和丈夫一直与“旺中旺”共同成长。
1992年,胡溶第一次在深圳见到开架超市,没有售货员,货品摆在货架上,看得见摸得着。她被深深地震惊了,原来超市还能这么开。回到南昌,她和丈夫立即决定在南昌也开一家,这就是胡溶与“旺中旺”故事的开始。
胡溶和丈夫当时都有一份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原本可以安于现状的她,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却选择开一家小超市。“我从小听着外公开杂货铺的故事长大,心里早早就埋下了一个开超市的愿望。”原来,胡溶的外公曾在南昌县冈上镇开起了当地最大的杂货铺,后来又在南昌市内开起一家规模不小的店铺。能干的外公也给一大家人带来了相对富足的生活,耳濡目染之下,胡溶也对开店有了小小的期待。
胡溶将第一家店的地址选在了南昌市的洪都机械厂。当时那里已经有了5家百货超市,但都是传统的杂货铺形式,胡溶的超市是第一家开架超市。
客户被这种新颖的购物方式所吸引,但开业三天后,超市的生意却归于平淡。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要如何经营才能长久持续走下去?胡溶陷入了思考。走访居民,做市场调研,胡溶了解到,老百姓还是喜欢价钱实惠的产品,于是她又努力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做到薄利多销。
“做生意有很多门道,比如常见的笋,干笋怎么卖,泡了水如何处理,哪些客户喜欢买笋尖?”胡溶说她从外公和母亲身上学到了许多,这让她能在进货时得心应手。当时胡溶都是自己到批发市场上比价、看品质,挑选正规厂家,选择生产规范的产品。
“刚开始的时候很困难、资金紧张、物资紧缺、客户接受度,一切都是未知,还好坚持了下来。”胡溶说那时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她善于抢抓机遇,也有敢于向前的勇气。
在胡溶和丈夫的经营下,超市的生意越来越好,逐渐从最开始的30平方米发展到后来的三层楼。
也是从那时起,南昌人的生活中,慢慢留下了“旺中旺”的印记。
成长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既要在顺境中抓住机遇,也要在逆势中学会成长。”胡溶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旺中旺”并非一路凯歌,在这过程中,也同样经历了许多考验。
2008年,一家全国知名的超市进入南昌市场,这家大型现代超市的进入,给当时的“旺中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销售额一度停滞不前,这也是胡溶当时面临的一大危机。“为什么客户会流失?他们有何优势?”胡溶意识到“旺中旺”的经营模式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最新需求了,她决定向先进学习。
后来,胡溶将专业的咨询老师请到了公司,带领全公司员工一起参与培训。早上7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后再学习到凌晨,这是胡溶那一段时间的常态。前后持续了很长时间,举行了200多场培训班,对公司员工先后进行了采购、营运、绩效考核、财务、安防等系统化的培训。得益于专业培训,旺中旺的营运能力有了质的提升,两年中,公司规模翻了一倍。
“学习很苦,但是停止学习,我们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胡溶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大型现代超市的各种知识,一点点用到自己公司上来。老师结束授课后,胡溶和公司员工学习的脚步却没有停下,他们把自己当成老师,自己讲,自己总结。
当时,请专业的咨询公司给员工做培训,为企业做战略构架,甚至花光了“旺中旺”的现金流。“那时公司很多人反对,也不理解,但我还是坚持了。”胡溶说,那一年,“旺中旺”建立了全方位的现代化管理格局,也是从小超市到大型现代超市的转折点。
“学习,是我前进路上很大的助力。进军生鲜市场,是我学习中的另一个成果。在超市里卖生鲜在现在看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在十多年前却是一种先进的超市运营模式。”多年来,胡溶一直坚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回馈
“旺中旺”是一家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员工、回馈社会。
因为经营生鲜产品,胡溶被她的闺蜜戏称为“就是一个卖菜的”。但在胡溶看来,正是对包括卖菜农户在内的普通人具有同理心,促使她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融入更多情感,不论是对自己的员工还是上下游的供应商和消费者,她都更能感同身受,始终坚持用“责任和真诚”面对。
“我们有2600多名员工,很多都是跟随了‘旺中旺’多年的,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胡溶说,每一名员工背后就是一个家庭,这也是推动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这么多人跟着企业‘吃饭’,只有发展得更好,才是对员工真正的负责。”
对员工,胡溶用真心、真情对待;对消费者,胡溶坚持质量第一、诚信为本。创业初期,曾有另一家经营很好的老板夸耀自己一年能挣十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额,秘诀就是在高档的茶叶罐子里装便宜茶叶。对此胡溶十分不屑,“诚信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我们的顾客大部分是社区邻里,只有真正的好东西,才能让顾客一直选择我们。”
在“旺中旺”,胡溶和管理团队还有一个一直坚持的准则,那就是“行胜于言”。祝晓春是“旺中旺”总经理,也是公司的元老。在他看来,胡溶凡事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尤其是只要确定了目标,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这样的准则也深深影响着员工,胡蓉说,“两次疫情中,我们许多员工都是勇于担当的‘逆行者’。”带伤坚守“疫”线的店长蔡春兰、年过七十仍然冒雨卸货的熊冬妹、背起行囊逆行上岗的收银员徐雪风……
在“旺中旺”,还有一群特殊的员工,他们虽然身有残疾,却依靠自己的力量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多年来,“旺中旺”一直坚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且受尊重的自我价值。
事实上,对于胡溶和“旺中旺”来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融入基因,各种公益活动的现场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我们的发展和壮大都来源于时代,来源于社会。当下就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将始终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回馈时代、回馈社会。”作为一名有韧性、善于“长跑”的女企业家,胡溶很懂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