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雄
芒种过后,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岩架镇板弄村糯米蕉种植基地,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王顺勇一连几天都在指导村民移栽蕉苗。“王老师是我们的老相识了,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的糯米蕉越种越好。”一位果农说。
册亨县被誉为“中国糯米蕉之乡”,糯米蕉种植面积达9万余亩,产值逾3亿元,惠及1万余户果农,户均增收超2万元。当地糯米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助力。
如今,在黔西南州,像王顺勇一样的“科特派”已实现乡镇全覆盖。各级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及技术培训,把“土专家”培养成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并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帮助解决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009年以来,我州已累计选派1421名科技特派员,培育壮大了望谟芒果、册亨香蕉、普安茶叶、兴仁薏苡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为我州产业兴旺、群众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黔西南州科技局农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黔西南州将进一步引导各类“科特派”向农村基层流动、向农村一线聚集,在产业振兴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