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赠我的那个笔记本,仿佛就是记载我人生的一部成长简史。每每翻起,触景生情。深情所牵,就会把我带到过去那一个个不寻常的年代,就会想起那曾经的一幕幕。
■ 乔显德
回忆起往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母亲赠我的那个红色塑料封皮的笔记本,那个伴我走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笔记本,伴我去学堂,随我进工厂,跟我到部队,同我返家乡。岁月的斑驳已使笔记本日渐沧桑,那催我奋进的力量却越发浓烈。
那是母子间一段难忘的亲情往事。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那时刚上初一。我的母亲因当会计不徇私情而出了名,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手”,以至于她在我们市和山东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还曾被《中国日报海外版》《大众日报》等媒体以“不徇私情的女会计”为题连续报道。后来,母亲当选为省人大代表。
在母亲参加省人代会临行前,我看出了她对这次会议的重视。她打扮了又打扮,在穿衣镜前照了又照。开完会回来,母亲从文件袋里拿出一本红艳艳的笔记本递给我看。红色的笔记本上方烫金印着“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那几个字是仿宋体,金光闪闪,耀我心间。母亲见我看得入迷,爱不释手,猜我喜欢,就说:“你拿去吧。”我说:“我不要,这是您开会发的,您留着做纪念吧。”嘴上如此说,我心里却非常喜欢,巴不得母亲送给我。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拿着吧,你现在正学习用得着的时候。”那时的我不会向母亲表达谢意,只向母亲投去深深感激的目光。我收下了笔记本,也收下了一颗慈母的心。
从此,这个笔记本就成了我的心爱之物,我把它当成了母亲赠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母亲早已把内心的念想、叮咛和嘱托都倾注在这个笔记本上,再倾注到儿的心上。
那凝聚着母爱的笔记本,被我一直带在身边,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也如学习、工作的“伴侣”。
在那个年代,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和优美词语,记下了教我们语文的姜仕敏老师经常念叨的《让青春放射出灿烂的光华》,那是一位女生写的一篇作文,作文写得极好,文采飞扬,姜老师经常拿到我们课堂上当作范文来读。她还给我们讲述了自己为文为人的道理,她是一位有志青年,18岁时就入了党。
这段笔记对我后来乃至我的人生轨迹中,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总是想起她那青春向上的形象,也在心里默默地想要做她那样的有志青年。
笔记本所记下优美词语万万千,成了我的精神家园,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这都是母亲赠我的笔记本所带来的良性循环。
从学校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离家三十公里的工厂,我写笔记的习惯依旧。我一刘姓同事不解:“又不是在学校里,你还记笔记做什么?每天光工作就够累的了,你还有心思学习、记笔记,有什么用呢?”他又拿起了我的笔记本一看,惊讶地叫了一声:“哎呀,还是‘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他又拿起笔记本摇晃着向对面的同事说:“你们看看,小乔还有这样的笔记本,不简单。”我怕他再问起来不停,就直接而简要地说了母亲参加省人代会的经过,满屋的同事都讶然,纷纷说:“你母亲真厉害!”“一个农村妇女能参加省人代会,真不简单!”
听他们如此说,我为母亲感到高兴,感到骄傲!想一想,若不是这笔记本,我的同事们也不会了解我母亲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后来,工作之余,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一直在激励着我,它所带来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
记得近四十年前参军时,我放弃了许多看似重要的东西,只把那个笔记本带上了。紧张的三个月新兵连生活结束后,我和二十几名新战友一同下到了老连队,不久就成为班里、排里的“秀才”。办板报时,有了这个笔记本,我应对自如。后来,我试着向团广播室投稿,把优美词语渗透进新闻稿里,使散文化新闻更有味道,我成了全团响当当的通讯员。
1984年12月,部队接到紧急命令,赴老山前线执行作战任务,我想都没想就把笔记本带到了老山前线。带上它,我心里感到莫大的安慰,每每看到它,就像看到母亲慈祥的目光,仿佛听到母亲那亲切的声音:“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不要挂念,保好国才能守好家。”我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战地生活的一个个片段,记下“八十年代的上甘岭”“李海欣高地”;记下“老山猛虎连”“老山钢铁链”“老山钢刀连”;记下史光柱、杨再林、原明、盛其顺等许多英雄人物;还记下“捐躯富国难,视死忽如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我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老山这块小小的阵地上,凝聚了祖国的希望,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我把这些都写进了战地报道里。
这个笔记本也曾伴我到过广西边关,在那里,我既记下了“万点奇峰千幅画”“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写下了“十五月亮歌一曲,赚得多少英雄情。”
这个笔记本也曾追随我到过“八百里秦川”,在那里记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它伴随我辗转南北,记下了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从部队转回地方工作后,母亲赠我的笔记本已记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我又换了一个新笔记本,可总感到比不上它的分量。因为,母亲赠我的那个笔记本,就是记载我人生的一部成长简史。每每翻起,触景生情。深情所牵,就会把我带到过去那一个个不寻常的年代,就会想起那曾经的一幕幕。
直到前些年,经历了几次搬家的折腾不慎弄丢了那个笔记本,那是寄托着母子情的一份信物,承载着母亲亲切的叮咛与嘱托,也寄托着希望与祝福。所以,时常觉得对不住已在天堂里的母亲。痛哉!惜哉!
许久了,我还在细细寻找,哪怕只有蛛丝马迹也不放弃,我寻觅的是一段历史和一段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