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我爱我家——香港中医人的情怀”


    □ 陈建萍

    2000年我从海外回到了香港,入职世界一流大学学府香港大学,并拓展了我此后二十余年的美好人生。在这期间,我庆幸能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拓展志向,迈步向前,为香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绵薄之力,书写爱港情怀。

    我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内地完成的, 2000年以香港优才的身份来到香港大学,从事中医药教学及临床工作。我所在的香港大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特别是医学院,培养了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的伟人,一直秉承着“明德格物”的校训,百年来影响和激励着每一名港大师生。

    初到香港大学,中医药发展才刚起步,缺乏有特色的校本教科书。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花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香港大学的首套教科书《方剂学》,此书发行至今,已重印了7次,受到香港学界与业界的好评。我也因此获邀参与国际中医药教材、国内教材的编写。

    正因为有爱国爱港爱中医的情怀,我才能在香港教书育人,培养了一代代香港本土的中医师,共同践行东方医学的智慧。我的学生遍布在湾区,如广州、中山、深圳等地就业,当中的佼佼者,已经获得了优青、杰青、岐黄学者等称号,成为新一代的中医学人,共同在中医药的岗位上践行爱国爱港爱中医的志向。

    刚来香港时,我不会粤语,从“会少少”到今天能用广东话给香港市民做健康讲座一晃就是数年。我发现有些香港妇女患乳腺肿瘤, 所以我从心血管疾病转向妇科疾病研究,特别是乳腺癌的中医药防治。十多年来,医治了众多女性患者。

    2003年非典期间,我加入了中医药治疗的行列;2022年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我采取了以下行动奉献社会:举办公开的防疫讲座,讲座前后共10场,包括2022年1月在港区妇联进行的在线讲座;我也曾到各机构进行现场分享。通过网上、线下的诊疗服务,帮助新冠肺炎患者战胜疫病。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良好,许多疫症后期的病人已改用门诊方式进行康复治疗。

    基于香港的汤水文化,我结合民间智慧发挥自己中医药所长,拟定多款食疗方,通过各种媒体在市民中广泛传播,我们学院也将烹调好的汤水用纸盒盛载送给市民。最令我欣慰的是这些汤水已被纳入了香港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中, 见证了中医药的力量。

    2022年“三八”妇女节这天,我和同事们以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医生的身份, 进入了红区治病。虽然年逾花甲,但我最终还是勇敢踏入红区,身体力行地救治了许多患者。更有意义的是,香港的中医一线人员能够借着这次机会,与中央派出的援港抗疫专家直接交流,共同努力控制香港疫情,让市民恢复正常生活。

    我爱香港! 所以我乐意把我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光与力量奉献给香港。在香港迎来由治及兴新时代,共铸健康幸福梦。 

    (作者系全国妇联特邀代表 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会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