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海南省妇联促进非遗创新,挖掘非遗创业潜力

为传承发展黎族苗族非遗文化贡献“她力量”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消息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海南省妇联一直高度重视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动员组织妇女在保护和传承黎族苗族非遗文化的同时,促进非遗创新,挖掘非遗创业潜力,为助力传承发展黎族苗族非遗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海南样板贡献“她力量”。

    启迪女性投身黎族苗族非遗文化创业之路

    黎族苗族非遗文化传承千年,包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发展黎族苗族非遗文化产业,海南省妇联以举办海南自贸港女性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动员更多女性通过黎族苗族非遗文化创业,为女性就业创业打造广阔坚实空间的同时,传承非遗文化。

    海南自贸港女性创新创业大赛中专门设立手工组,鼓励在海南省从事手工设计、制作、服务的女性企业或团队参加比赛,尤其鼓励黎锦、黎陶、苗绣等传统手工业的企业和团队参赛。三年来累计吸引740个女性创业项目报名参赛,其中手工项目参赛120个,黎族苗族非遗文化项目参赛占比达80%,几乎全省覆盖。

    在大赛创业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在各市县妇联的积极动员和组织下,越来越多来自乡村的女性手工业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入创业队伍,成立合作社、公司或非遗工坊等,在大赛的舞台上得到蜕变与成长,向社会展示自己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热爱和坚守。越来越多创业女性在参赛中获得了成长,个人和企业品牌得到迅速提升,同时也将黎族苗族非遗文化推向世界。

    坚定女性黎族苗族非遗文化创业信心

    省妇联高度重视女性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创业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前往市县调研时,经常深入手工基地、非遗工坊、合作社等,与从事非遗手工艺的创业女性亲切交谈,了解她们思想状态及创新创业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许多黎族苗族非遗创业女性表示,在创业路上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和心酸,也有过不少想放弃的时候,幸好有妇联一直在关怀和陪伴她们,让她们觉得创业之路并不孤单,让她们有了坚定创业的信心。

    今年5月,省妇联党组书记种润之、党组成员许振凌走进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开展“总书记来过咱黎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妇女姐妹积极传承黎族苗族非遗文化,全力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在五指山市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巾帼小集市、茶园妇女、海南布黎布舍服饰文化有限公司、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团传习馆、海南山上黎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点赞她们坚守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创业之路,鼓励她们做强做优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继续推进黎锦、鼻箫等非遗文化传承。

    推动黎族苗族非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目前黎族苗族非遗产业中普遍存在的宣传力度不够、自身创业本领不足、产品销路狭窄、品牌知名度较低、创业资金匮乏等原因,省妇联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帮助女性解决创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提升非遗“她素质”。举办海南自贸港女性创新创业大会,邀请依文中国手工坊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夏华分享将传统手工业与现代时尚结合的经验。举办凤凰商学院培训,开展品牌提升、形象营销、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培训,帮助坚守非遗文化传承创业创新遇到瓶颈的女性提升创业能力、拓展创业视野。

    传播非遗“她声音”。打造《创业海姑娘》栏目,采用人物专访的形式,用镜头记录和讲述117位海南女性创业故事,其中涉及非遗文化产业的有18期,广泛宣传了她们在传承黎族苗族非遗文化中勇于拼搏、逐梦未来的故事。

    助力非遗“她企业”。省妇联与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开展“巾帼创新创业金融支持行动”,为海南女性经营小微企业及女性创业者推出“巾帼自贸贷”专属金融服务,单户贷款额度最高3000万元,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与协作效应,带动更多女性投入到创新创业大潮中。

    提升非遗“她品牌”。省妇联自2021年起启动实施“陪伴成长”乡村振兴巾帼创业品牌提升计划,在非遗文化等领域遴选10家植根乡村的巾帼企业,组织专业人士前往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和调研,邀请品牌导师为这些女性乡村黎族苗族创业项目提供视觉设计、品牌梳理、定位分析、营销策略等品牌创新升级服务。

    拓展非遗“她市场”。举办5场女性创业资源对接会,邀请金融机构、创投服务机构、手工业行业专家、非遗专家、行业龙头代表等为海南创业女性提供资源对接服务。举办4场女性创业成果展示集市,邀请20余家黎族苗族非遗产业企业现场展示产品,提升自身影响力。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