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美·看点 PDF版下载

版面: 美·看点

拜访梅生先生


    《秋菊图》 赵梅生作 2015年 367cm×144cm

    一幅秋菊图,一生念母情。梅生先生的母亲,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只有42岁年轻生命的烈士……先生从事教育工作80年,做着为祖国增光添彩的大事,也做着让九泉之下的母亲含笑而歌的好事。他们都是祖国的奉献者和建设者。

    ■ 张国宏

    “祝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圆满成功,祝全球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2022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5月13日16时30分,97岁的赵梅生,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地出现在2022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展播的“艺术与人文”直播中。在将近5分钟的直播时段中,赵梅生老先生的华彩人生与笔墨艺术,凝练悠然地展露给世界。

    这让我想到了与梅生先生见面的过往。

    见到赵梅生先生,并有幸坐在先生身边聆听教诲的时间是2018年2月21日的上午。这要感谢梅生先生的儿子,全国美术教育专家赵紫峰先生的细心安排,那天和我一起拜访先生的还有贵州省青年书法家吴壁先生。

    第一次拜访梅生先生,心情很激动。我带了我父亲生日时,全家人一起努力给父母做的书画集。当我把小册子呈现在先生面前,并说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特意做个纪念时,没想到先生竟然说了一句:“你很有福气!”。接着又说“能孝敬父母,是你的福气;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机会”。稍后,先生简单讲了自己父母的情况。没想到,当时92岁的老先生,日日夜夜还在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而这样的思念与遗憾,在先生心中已经整整存放了82年……

    那天下午,紫峰先生热情地带我们去了晋祠公园里的“赵梅生美术馆”。站在一幅幅巨作前,听着每一幅画作背后的故事,我除了仰视,还是仰视。在诸多作品中,我发现,有一幅题为《秋菊图》的画,很特别,画上写了许多字。我仔细拜读,才知道这是先生为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特意创作的。上面写道:

    我亲爱的妈妈,名杨秋菊,生于1900年。儿,梅生,母亲叫我梅娃,自幼苦难,孤儿寡母。老母维持生计,十字纺织盘龙锦绣,千辛万苦,以礼教育成人。虽忍饥困苦,仍送私塾求教,以图养大成人。人生祸不单行,十五岁遭日寇抓丁之灾,所幸逃离虎口。无奈,附地向母叩首,泪别老母。

    从此天各一方,无缘以敬为子孝心。此心情之苦,伴我终身。母子思念,夜不成眠。昔日名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各一方。余以虚度九十,思念老母至今,其大恩大德,只能命笔写此秋菊图,以慰儿子不孝之心。唯跪地躬献此图,附地叩首敬献。2014年腊月,不孝儿,梅生。

    读着先生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的心都在颤抖着,泪水也止不住涌出眼眶。

    后来,从紫峰先生口中得知,梅生先生的母亲,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只有42岁年轻生命的烈士……先生从事教育工作80年,做着为祖国增光添彩的大事,也做着让九泉之下的母亲含笑而歌的好事。他们都是祖国的奉献者和建设者!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到祖国各地交流学习,也经常受各级妇联、学校等的邀请,给中小学生家长朋友讲课,讲讲家长如何爱孩子,孩子如何爱父母等。梅生先生《秋菊图》的故事,也就成了我的必讲内容,我愿将梅生先生对国家、对父母爱的故事,一直讲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把梅生先生的故事传扬下去……

    一幅秋菊图,一生念母情。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有福气的人”!

    为时代创作,为人民画像。写下这篇短文的今天,赵梅生先生已97岁高龄,由衷祝福人民美术家:生命之花绚烂,艺术之树常青!

    (本文作者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特聘专家,《德育报》原社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