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学鸿
“文章四友”里,杜审言职位最低,性情最狂傲。其曾放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大意是说他的文章,文采好到屈原、宋玉只配给他做跟班;而书法呢,王羲之看了也会拜服。“衙官屈宋”这个成语便藉此而来。
按说“文章四友”其他三位也都是响当当的大才,李峤两度为相,崔融是太子老师,苏味道虽然为官平庸,处事模棱两可,但诗文终究一流。即便如此,杜审言除给崔融些面子外,其余都不甚放在眼里。永昌元年,苏味道为天官侍郎,主持吏部铨选,杜审言负责判文,便曾谓人曰:“苏味道必死!” 人问其故,大言道:“见吾判,即当羞死矣!” 还是苏味道脾性好,并未放在心上。杜审言狂言成癖,临死还不忘逞口舌一快。他逝世前,宋之问和武平一前去探望,杜见二人笑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意思是我活一天,在名气上就压你们一天,现在我快要死了,以后你们就能出头啦,只可惜见不着有谁能够接替我的地位。
文人争胜,自古而然,其实也并尽是坏事,没有百家竞相争鸣,想必亦无诸子思想后世流传。李白崔颢有题诗之争,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有旗亭画壁之乐。杜审言出身京兆杜氏,是关中望族,累世公卿,家族荣耀是性格狂放主因,加之文化觉醒后的魏晋风度影响,个性昭彰似乎也不难理解。要说的是,幸亏这位早逝,不知自己还有个叫杜甫的孙子,不然眼里就更没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