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我守国你护家,火场英雄背后的“最美家庭”

——记四川阿坝州森林消防支队队长黄泽君和妻子李小红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 乐丁

    8月20日,重庆市大足区万古镇发生森林火灾,接到增援命令后,四川省阿坝州森林消防支队迅速组织105人、14台消防车的救援力量星夜驰援,赶赴火场参与扑救。25日上午,经过阿坝森林消防与重庆市相关力量的全力扑救,大足区巴岳山“火龙”终于被全部扑灭,火灾中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

    当载着消防员的车经过时,沿途的群众十分激动。由市民创作的描绘“8·20”山火灭火一线的国画《烈火勇士》,被大足区委宣传部选定为宣传海报进行推送,得到全区群众的大量转发。指挥阿坝州森林消防支队这支铁军的正是支队长黄泽君。

    说起手下那一帮兄弟,“铁汉子”黄泽君滔滔不绝,“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个个都是好样的!”但提起近在大足临近区县永川城区的家人,过家门而不入的他却哽咽了。

    黄泽君和妻子李小红是青梅竹马,两人都是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人,一起走过了40多年的美好时光。技校毕业的李小红因为成绩优异被分到了重庆市汽车轴承公司。婚后不久,李小红便怀上了大女儿。彼时的黄泽君正在四川武警森林部队服役,一年只能回来一次。夫妻分居两地,家里怎么办?年幼的孩子和70多岁的父母怎么办?纠结许久的李小红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周围人眼中的“铁饭碗”,“我辞职回家照顾一家老小,你就安安心心在部队工作。”当李小红把决定告诉黄泽君时,他久久没有出声。得知李小红要辞职的事情,厂里的党委书记亲自找到黄泽君劝说,无比内疚的黄泽君最终还是在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此两夫妻开始了你在前线舍生忘死灭火抢险,我在后方默默无闻扶老携幼的两地分居生活。

    “妈妈是超人,妈妈不能生病,更不能倒下。”李小红经常笑着告诉儿女。玩笑的背后,是李小红22年为家庭的付出和对丈夫事业的支持。“我记得那个时候大女儿才一岁,半夜突发高烧,家门外没有路灯,她一个女子硬是背着孩子摸黑走了好久才走上大路,好不容易打车到了医院,又一个人跑上跑下给女儿看病、办理住院。等我知道的时候,娃娃都出院了。”黄泽君提起妻子的坚强,脸上满是柔情。

    因为任务繁重,黄泽君一年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李小红就带着女儿到驻地去探亲,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严重晕车、一路呕吐的娘俩站到黄泽君面前时已经是“面目全非”。但在见到丈夫的那一刻,李小红的心中就感到无比温暖。

    家中的4个老人,李小红也是送医送饭一力照顾从无怨言。婆婆瘫痪在床8年,李小红在床前替丈夫尽孝,并且用心服侍她自己的爸爸妈妈直至让老人安安然然离开。

    “他工作忙,平时我也很少给他打电话,但是只要他一回来,就抢着做家务陪孩子为我分忧。”李小红说。“她这么多年对家庭的付出、对我的支持,我已经不能用感谢,只能用感激才可以来表达我对她的爱。”黄泽君说。

    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李小红从来没有在黄泽君面前抱怨过一次,她在丈夫面前总是乐观开朗地说家庭谈孩子。对于工作上的事情,黄泽君对李小红从来也是报喜不报忧。“太危险了,怕她担心。”在今年“6·10”马尔康地震后,黄泽君带着100多号人赶往震中,途中遭遇了6.0级余震差点被落石砸中。在后怕之余,黄泽君从来没有给李小红说过。

    一次,黄泽君休假回家时摔了一跤。李小红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检查,三根韧带断裂,缝了一百多针。因为病情严重,黄泽君被转送到成都骨科医院。黄泽君体谅李小红照顾家庭的辛苦,不忍心让她两头奔走,于是“命令”李小红在永川照顾家里,自己一个人到成都治病。李小红只好“乖乖”留在家里,一天几次电话问候。那一次,医生嘱咐要在家休养半年,黄泽君只休息了一个多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爸爸什么事都站在妈妈一边,像宠公主一样的。”年幼的孩子们总是很“吃醋”。黄泽君每次回家都会带些小惊喜,李小红喜欢吃的成都兔头,孩子想要的书籍,一件件小礼物透露了黄泽君对家人深深的爱。

    对于孩子们,黄泽君总是又严格又“宠溺”。回到家的黄泽君会背着李小红“偷偷”给孩子们买可乐。一有空儿,黄泽君就和孩子们沟通谈心,让他们努力奋斗,长大了报效国家。现在他们的女儿已经军校毕业分配在连队从事通信工作,儿子也立志成为一个像爸爸一样为国无私奉献的人。

    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防震减灾救灾先进个人,三等功三次,优秀共产党员二次……黄泽君说,这些荣誉是组织的信任、战友的支持,还有妻子的奉献。“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今后我依然会在灭火这个主战场坚守,她会在家庭这个主战场努力,让国更安全,让家更兴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