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国防教育是面向全民、面向终生的教育,抓住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就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未来。我们需要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未来发展,科学谋划部署青少年国防教育
● 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就是要把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作为战略工程突出出来,前移军事人才培养关口,锤炼锻造青少年全面过硬的身心素养,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国兴军的伟大实践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并非要给青少年带来学业负担,融入也并非分化、消解于其他课程之中,而是在构建青少年国防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与各个课程的紧密结合融合,将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技能贯穿于相关课程之中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越
□ 刘洪顺
“快看,那是东风一号!”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兴奋地指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里的“东风一号”说。身边的讲解员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温柔地说:“对,当年就是因为它,我们才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所以我们又叫它‘争气弹’。”
这是今年八一建军节到来前一天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看到的情景,北京市朝阳区外国语学校北苑分校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津津有味地参观军事博物馆。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他们一样,在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中进一步感悟革命精神,树牢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青少年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不断提高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质量效能提供了重要指导。
全民国防教育是面向全民、面向终生的教育。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某研究员认为,深入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就是要向青少年培树国防观念、传授国防知识、训练国防技能,输入正能量的精神营养,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强化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锤炼健康全面的身体素质,为青少年成长发育提供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青少年走好人生之路夯实基础。
“抓住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就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未来。我们需要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未来发展,科学谋划部署青少年国防教育,使青少年的能力素质能够适应未来国家综合国力增长的需要,适应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他说。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意见》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明确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就是要把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作为战略工程突出出来,前移军事人才培养关口,锤炼锻造青少年全面过硬的身心素养,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国兴军的伟大实践之中,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16岁就上了战场,不但要忍受严寒,还极度缺水,当时每个人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加起来只有两杯,作为女兵还要忍受生理期的巨大困难。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许多多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家卫国!孩子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88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卢仲勤在向记者讲述这段往事时,声音依旧充满了力量。
在参观完军事博物馆的展览后,北京市朝阳区外国语学校北苑分校的学生杜明昊说:“我深深感受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里的每一件武器都凝聚着中国人的血汗。武器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科技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我将来想做一名外交官,把中国声音传到世界各地!”
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的这位研究员认为,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全局筹划设计青少年国防教育,采取各种有效举措不断强化青少年国防观念和爱军拥军热情,教育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爱社会主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学习国防知识和掌握国防技能的责任感、荣誉感、紧迫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采取扎实有力措施不断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
《意见》着眼社会环境新变化、科学技术新发展,提出要采取扎实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国防素养,充分反映了对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的科学把握。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需要我们着眼青少年学习生活新习惯、新特点,坚持知信行合一、学思用贯通,构建科学完善、结构合理、运转顺畅的青少年国防教育体系,创新丰富国防教育方式方法,防止“满堂灌”“一头热”“水果地皮湿”和“野蛮训练”,不断提高国防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在这位研究员看来,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并非要给青少年带来学业负担,融入也并非分化、消解于其他课程之中,也不是要弱化国防教育的特色内容,而是在构建青少年国防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与各个课程的紧密结合融合,将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技能贯穿于相关课程之中。
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分校方兴小学便在其中花了很大的心思,通过举办游学博物馆、开展“丛林战”等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军史,增强身体素质。学校为孩子们定制军事基地体验课程,让孩子们走进陆军、空军、武警海警部队等部队军营,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不同军种军人的生活;走进南京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十月军校、大金山国防园等军事拓展训练基地,通过模拟演练场、重走长征路、开展射击训练等方式,在实践中增长本领,筑牢国防观念。
“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防教育,指导规范学校主动加强国防教育。可考虑实行学生军事训练教官资格认证制度,将学生军事训练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等,提高学生军事训练正规化水平。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措施办法、标准规范等,不断健全完善青少年国防教育法规制度体系,确保青少年国防教育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这位研究员这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