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刊 PDF版下载

版面: 特刊

党的二十大代表梅玫:

与“莎姐”同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9月20日,在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梅玫与学生在课间交流。    新华社记者 黄伟/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讲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时,让我感受到使命在肩。”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梅玫说。

    2003年,梅玫考入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开始接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多年来,她唯愿给孩子们带来阳光,让未成年人在法治的天空下健康成长。

    “当头发花白时,最想听到的还是孩子们叫我‘莎姐’。”在大渡口,知道梅玫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不太多,但一提到“莎姐”,很多孩子会争先恐后地告诉你:“‘莎姐’前几天还来我们学校作了主题讲座呢!”“‘莎姐’给我们讲了好多普法小故事。”

    “莎姐”是2004年梅玫和同事一起创立的青少年维权岗。19年来,梅玫与“莎姐”并肩同行在未成年人护航路上,从未离开。

    “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在大渡口区中小学校基本实现全覆盖。孩子们遇到校园欺凌、盗窃等问题,都可以来咨询。“学校还设有法治副校长,并配有法治教师。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跟我们预约定制法治课程。”梅玫说。

    梅玫还和同事们编绘图文并茂的《莎姐讲故事》,设立“莎姐”热线、“莎姐”信箱、“莎姐”谈心室等,让“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工作内容与范围不断拓展,让司法有了更多温度。

    在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的“莎姐”谈心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封封信件。这些信,都是曾经的“迷途少年”给梅玫的来信,是她最珍贵的“宝贝”。

    “姐姐,我知道错了,我会好好悔改。以后还想买台挖掘机,自己当老板,赚钱养弟弟……”

    “我听姐姐的话,每天都坚持锻炼和看书,每周都会给爸妈打电话报平安,问候他们。我现在遵规守纪,对于未来,我还有很多打算……”

    来信或长或短,字里行间有感谢、有悔恨、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过好当下的坚定信心。

    孩子们常常喜欢称呼梅玫为“姐姐”。对他们来说,梅玫是一名刚正不阿的检察官,更是能与他们交心、能耐心倾听的“知心姐姐”。“惩罚一个孩子很简单,但帮助一个孩子走出阴霾,却需要付出很多。”梅玫说。

    让“失足”未成年人接纳、信任检察官,并非易事。帮助他们的人生走上正轨,常常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长期坚持。在与青少年沟通时,梅玫有自己独特的技巧,“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专业方案。要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和帮助”。

    2012年,小文为朋友出头刺伤他人。小文的一时“义气”让整个家庭笼罩在阴霾中,他也因自己的冲动行为悔恨不已,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梅玫和同事们组建了帮教小组,安排心理咨询师为小文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坚持不懈的关心关爱,让小文逐渐放下负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结案’并不是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的终点,重要的是如何挽救未成年人,使其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梅玫说。

    帮助未成年人走出阴霾,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会整合社会资源,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比如说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等,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得到整个团队的帮助。”梅玫说。

    除了关注“失足”未成年人,梅玫意识到,“莎姐”的工作范围还可以扩大到未成年受害人,甚至是普通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未成年子女。

    夏季的一天,10岁女孩小丽来到“莎姐”谈心室寻求帮助。因为受到犯罪分子不法侵害,这个原本开朗活泼的女孩开始出现幻觉,并有轻微自闭症状。梅玫心疼不已,专程请来心理专家为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在每次治疗时,梅玫都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姐姐,我好喜欢你,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没人像你这样抱过我,我感到很温暖。”最后一次谈心结束,小女孩主动抱住梅玫,对她说道。

    以“爱”字出发,让“莎姐”成为关爱未成年、帮助群众解决法律问题的知心品牌,是梅玫的梦想。如今,“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已经从最初的7人小组,扩展到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参与,包含416名“莎姐”检察官、1678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莎姐”志愿者。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梅玫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将结合本职工作,把党的政策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很多年后,大家只记得‘莎姐’这个名字,我也会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