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危险文具”需全方位监管
日前,一则“学校门口卖的圆珠笔暗藏真刀”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视频中,河南一名学生家长手握一支黑色圆珠笔,拔下其中一端的笔帽,露出了一把约成人食指长度的小刀。家长称:“这是锋利的真刀,而且刀尖部非常尖。”
针对舆论反映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查处置,现场封存两家企业生产的笔刀产品约5600支、原材料小刀约500个;现场查封笔刀产品756支。
未成年人的安全无小事。笔刀一类危险玩具隐蔽性强,危险性高,一旦被拿来打闹酿成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整治“危险文具”要从生产、销售、流通全链条着手。严格限制或禁止有关厂家生产带有刀具等危险性高的文具,禁止校园文具店售卖“危险文具”,网络购物平台也应起到监管作用,限制“危险文具”的售卖流通。
古籍修复助力文化传承
“画纸有很多折痕、断裂,卷轴也破损不堪,不过完全可以修复好。”近日,在江苏苏州姑苏区小巷深处的一间不起眼的工作室里,苏裱艺人吴晨晨正在仔细检查一幅刚刚送来修复的画作。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91年的吴晨晨是一名“90后”,2013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字画装裱、古书籍修复,算得上是一位年轻的“老手艺”人。
古籍修复为保存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从事古籍修复的“手艺人”,相关部门应予以更大支持,同时,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和特色建设,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古籍修复行业,让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重新熠熠生辉。
户外露营应先扎好“安全帐篷”
受寒潮影响,近日杭州临安山区出现降雪冰冻天气。户外露营爱好者小吴不顾低温寒潮,独自一人攀登清凉峰,在零下15℃的低温环境中他开始出现失温,逐渐失去意识,救援人员冒着严寒展开了一场紧急救援。
经过历时两个半小时的营救,救援人员找到小吴,此时他蜷缩在轻薄的帐篷里冻得瑟瑟发抖,四肢已被冻得僵硬。经现场检查,小吴已出现失温、意识模糊等情况。救援人员将小吴安全护送下山,目前正在医院治疗。因其未经批准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将面临相应处罚。
安全是露营旅游的第一道门槛。山区户外露营缺少成熟的安全保障体系,露营安全问题应当得到游客的重视。户外露营需要专业与技巧,即便是成熟的户外露营者,也需要谨慎选择露营地、尊重天气、做好野外防护,为风险挑战做好准备。学习应急知识,并在相关部门批准的地址露营,应当是户外露营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对自身生命负责。
孔一涵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