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利用冬闲期忙田块整治,累计投入十一余亿元

安徽天长: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犹酣


    ■ 宣金祥

    隆冬时节,趁着晴好天气,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芦柴村正抓紧改扩建450余米灌排水干渠。同时,在村南头的坡地上,推土机正开足马力加紧作业,很快将一块块七零八拐的“三角地”“鸡窝田”、高洼不平的坡地平整成了四角见方的大田。“今年冬季村里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580亩,占全村农田总面积的85%,种田大户们都表示来年要增加流转承包面积。”村党总支书记丁立军介绍说。

    近年来,为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打造一流的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天长市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下,持续加大投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天长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22.66万亩,其中麦稻主粮种植面积214.35万亩,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投入11.86亿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8.5万亩。

    “田块整治,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具体建设中,因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等问题,村民群众会提出各种不同诉求意见。”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介绍,该市多次召开市、镇(街道)、村社区动员会议,多途径宣传乡村振兴惠民利民政策,统一思想共识,为推进田块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优先选择基层领导班子强、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有复垦潜力的镇(街道)、村(社区)先行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天长市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原则,通过实地走访,综合考量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带富群众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天长市尤其重视加强主干支渠、机耕道、万方以上水面当家塘和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力解决灌排“大动脉”畅通问题,提高小麦水稻等主粮种植旱涝保收能力,提升项目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近两年来,我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至95.5%,土地流转面积增加31.78万亩,岗坡、水洼等低质量的地块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垦近万亩。”叶恒田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