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甜高粱和玉米组成的青贮牧草,在田野里混种、混收、混青贮,最后送到养殖场混饲喂。“这是我们开发的‘种、加、饲’3H一体化生产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C4牧草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每亩的田间收益,还能提高奶牛产乳量和乳品质。目前这种模式已在5000多亩盐碱地上推广使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为介绍。
2016年以来,王为课题组围绕限制沿海滩涂盐碱地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在沿海滩涂、盐碱旱地等土地上,开展高粱和玉米的混种混收研究。“高粱和玉米拥有高效的光能利用效率,特别是甜高粱有较强的耐盐碱、耐贫瘠能力,其发达的根系、根层分布特性及高效氮素利用率,可以实现滩涂盐碱地青贮饲料的大量生产。”王为说。
通过大量实验,课题组确立了甜高粱和青贮玉米“2:4田间行比、1:1的质量比”的最佳混种模式,既提高了产量,又改善了青贮饲料品质。(《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