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周刊·乐活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周刊·乐活

阅读,是抵达也是愈疗


    就像不记得自己去过多少目的地一样,也没有统计过这一年共读了多少本书。但我始终相信三毛的那句话:“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郭小虹

    “旅行是一段沿着大地的褶皱,进入全然迷离之境的旅程。其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这是“80后”旅行作家刘子超中欧旅行记《午夜降临前抵达》里的一句话,我感觉写到心坎上了。

    去年12月中旬,上班时感到不适,测了抗原,妥妥的“二道杠”。从单位离开时,顺手从书柜里抽出了这本湛蓝色封面的《午夜降临前抵达》。

    8年后重读旧书,依然新意盎然,重温作者描写的那些欧洲城市和小镇,居然跟最近追看纪录片《搭车去柏林》《文明》等撞了个满怀。

    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喜欢用柔软的2B铅笔在书上轻轻标注,生怕伤害了文字本身。重读到8年前用铅笔划过细线上的句子,依然会回味一番,与过往共鸣。

    “旅行写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说世界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馆,国家就是一幅幅画卷。” “我更喜欢陌生人间的善意和理解,那种没有附加条件的爱”“随着年纪渐长,尽可能有尊严地应付日常生活,已是足够有意义的事。”“说到底,旅行或人生,就是一次次解决如何抵达的生命过程”……8年前划下的这些金句,如今依然如炉火般温暖、慰藉着我。阅读,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摆渡?

    “阳”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我手捧《午夜降临前抵达》,再次跟随作者从柏林出发,一路东去,越过山丘、平原、河流、湖泊、城堡、酒馆、咖啡屋,遇见不同国家、民族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品尝各种风味的美食饮品,洞察历史的痕迹。于是,在作者用文字作绳,将中欧大地美丽风景一粒粒串起的同时,我也像苏芮《请跟我来》中唱的那样,成为美丽的水晶珠链。“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到来……戴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

    那天,抚摸着书的扉页上我用铅笔写的那行字——京东送书于前门大街某号院,2015年10月26日。8年前我还在前门东大街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附近办公。一栋旧式的青灰色5层小楼,房间虽然在阴面,环境却幽静清朗,感觉特别利于思考。

    刹那的怀旧也是奢侈,回望过去无比庆幸今天的自己。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选择做自己。正如博尔赫斯说的:“一朵玫瑰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瑰。你是云、是海、是忘却,你也是你曾经失去的每一个你。”

    《午夜降临前抵达》陪伴我走过一周的“阳康”之路,也许阅读分散了注意力的缘故,我的症状真的就像一场感冒。就像不记得自己去过多少目的地一样,也没有统计过这一年共读了多少本书。但我始终相信三毛的那句话:“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这个冬天,我发现自己从未像现在这样期盼春天的到来。我也时时告诉自己:“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在一朵桃红之上,提取甜蜜,让生活破土而出浓浓的诗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