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山东平原县积极推动基层妇联工作强基增效

打造群众找得着靠得上信得过的群团组织


    近年来,山东省平原县妇联实施基层妇联组织强基增效工程,按照理机制、强队伍、提保障的思路,全面打通乡镇工作落实难的壁垒;积极为基层妇联补充新鲜血液,扩大执委服务圈;聚焦妇女共同富裕,扩大“四新”领域妇联组织覆盖面;推行"1+N"妇建联合体,扩大妇联工作覆盖面,全力打造一个让群众找得着、靠得上、信得过的群团组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近年来,山东省平原县妇联实施基层妇联组织强基增效工程,全力打造一个让群众找得着、靠得上、信得过的群团组织。在让基层妇联执委积极履职的基础上,也积极推动出台文件,明确镇街群团工作活动经费,让基层妇联干部干事激情极大提升。

    整合群团力量,统筹推进妇联工作

    平原县妇联按照理机制、强队伍、提保障的思路,全面打通乡镇工作落实难的壁垒。借助县群团组织一体化推进工作改革的契机,争取县委支持,积极推荐妇联主席任副科级群团办主任,通过“一心七联”,即坚持党建带群建这一核心,健全人员联用、组织联建、阵地联享、活动联办、业务联通、典型联树、品牌联创的“七联模式”,整合群团力量,统筹推进妇联工作。通过调整更换年龄过大的妇联主席7名,推荐提拔重用副科级干部5名等措施,镇街妇联主席平均年龄下降13岁,基层妇联统筹人财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平原县妇联积极为基层妇联补充“新鲜血液”,扩大执委服务圈。围绕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改革,全面梳理镇村妇联执委履职情况,推动各镇街完成了执委增替补工作,将女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29人纳入其中。开展“每年领办一件实事”活动,健全年度述职机制,推动执委作用发挥。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群团之家,设置巾帼志愿服务窗口,通过专人盯岗,让“两癌”救助、社区共建家长学校、婚姻矛盾调解等为民服务更便捷、高效。

    为夯实基层工作点,平原县妇联积极打造基层妇联组织示范村。在全县挑选24个示范村,实行日常工作执委联系制、特色工作执委领办制。在村公开栏公示执委名单、“六字诀”、为民服务领办事项和联系帮包群众名单,让有需要的群众有事找得上门、问得了人、办得了事,兜底抓实底线工作。结合执委特长,积极推行项目领办,“舞前10分钟”“蔬女坊”“邻家大嫂”调节团、“好人帮”等一大批特色项目层出不穷。24个村探索设立妇女议事厅,通过每月收集1个议题,召开1次会议,开展1次活动,反映1个问题等,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治理。

    聚焦共同富裕,扩大妇联工作覆盖面

    聚焦妇女共同富裕,平原县妇联不断扩大“四新”领域妇联组织覆盖面。挖掘培树巾帼致富带头人,带动妇女致富,形成“县乡妇联—‘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巾帼致富带头人—妇女群众”的条链状服务架构,引领妇女就业增收。先后成立商圈妇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妇联、直播电商行业妇联等妇联组织,延伸妇联服务触角;开展妇联干部走基层活动,深入调研挖掘各镇街、各行业典型,先后评定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1个、巾帼创业基地8个、居家就业点5个,辐射带动1000余名妇女就业增收。

    为扩大妇联工作覆盖面,平原县妇联还大力推行“1+N”妇建联合体。紧扣市委不断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这一重点,推动成立共同体妇联、产业链妇联作为“1”,“N”个村级妇联,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有效扩大了工作覆盖面。“1+N”妇建联合体,开展“八个共同”活动(美丽庭院共创,妇女技能共培,产业发展共促,就业创业共推、文化活动共办,家风宣讲共抓,优秀典型共树,特殊群体共帮),形成联席会议、议事协商、共建共享、项目领办四个机制,以群众的互联互动、抱团发展推动共同体实质运行。在腰站镇“富美腰站”党建共同体,通过“1+N”妇建联合体,组织8个村妇女成立居家就业服务队,依托共同体发展花卉、黄瓜育种、鲜食玉米加工等,解决100余名妇女居家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此外,平原县妇联还强化激励机制,县级评定从业30年以上优秀基层妇联干部72人,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送关怀上门活动。争取组织部门支持,优先推荐年度述职优秀的村妇联主席、执委入党,免费享受村优秀干部学历教育机会,激发干事激情,为“两委”换届每村至少一名女“两委”干部提前储备人才。

    平原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史蕊表示,下一步,平原县妇联将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时代主题,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等,汇聚更多力量助力妇女工作开展,推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