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周刊 什刹海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 什刹海

我的栀子满姑就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的人。

栀子满姑


    ■ 陈延青

    我的老家位于湘北的洞庭湖水乡。在亲戚长辈中,我的父亲有一位嫡堂小妹栀子,比我父亲小20多岁,是我父亲嫡堂兄弟与姐妹中,排行最小的一个妹妹。根据我湘北老家的乡俗叫法,长辈年纪中最小的栀子姑妈,我就称呼她为满姑。

    满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1975年下半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她,一直无法走出农村这块生她养她的土地。几年之后,26岁的满姑,与本村一位老实巴交的小伙子结了婚。小伙子名叫春生,满姑嫁给他以后,他就成了我的满姑父。

    那时节,受着吃“大锅饭”的制约,尽管满姑他们两口子拼死拼活地劳作,一年到头,挣到的工分进行分配,还比不过那些小孩老人口居多的农户,分回来的口粮与钞票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给家里挣几个零用钱,我的栀子满姑,每年就在家里抱一窝土鸡喂养,下几个鸡蛋换回零用钱。毫不夸张地说,在那种年代,栀子满姑家里每年饲养的土鸡,都成了她的命根子。每年不管什么时候,家里来了稀客与贵客,满姑父都不敢对她的土鸡打主意。

    有一天,满姑从地里收工回来,发现家里的土鸡少了一只,于是便雷急火急地在自家屋周围找了一个遍,也没有寻到那只失踪的土鸡。栀子满姑在那天从太阳落水开始,一直骂到了繁星满天,见村里的乡邻们没有人站出来,承认偷吃了她的土鸡,才罢了休。

    在当时那种贫穷的年代里,说我满姑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毫不为过。有一年冬天,满姑父用一只瓦钵子装糠头和锯木灰,生火给一家人取暖,不小心将瓦钵子打破了,便只好向满姑提出买一个新瓦钵子的建议,这时满姑却拉长着脸,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硬是叫他用一根铁丝,将瓦钵子箍紧,继续投入使用。

    农村进行包田到户以后,满姑一家人和村里的乡亲们一样,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有了自主生产,自主调整产业的经营权。从此,我的满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如同汹涌澎湃的河水一般,猛然高涨起来了!

    那年开始,满姑通天都带领全家人一道,除了把家里的承包地规划和经营好后,还在有一天,和老公一起,瞄准村里的打米市场,东借西挪,凑齐了一笔钱,买回了一台小型打米机,起早贪黑地用一辆板车拖着,在村里村外,做起了流动打米的生意。

    人勤百业旺,经过一家人的同心创业,汗水浇开了幸福之花。几年后,满姑一家便成了村里远近有名的第一家万元户。家里有了钱,满姑最先进行的大动作,就是把自家的茅屋拆除,改建成了一栋红砖青瓦房。一家人告别了过往那种绵绵春雨漏不停,寒风劲直往里吹的茅屋生活!

    打这以后,满姑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幸福的笑容。

    1998年防汛抗洪期间,满姑不但主动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而且还带头号召乡里乡亲给驻扎在我们家乡,帮我们抢险抗洪的人民子弟兵,送鸡送鸭送小菜,改善他们的生活,以表当地老百姓对他们的慰问之情。

    2015年,县直有关部门进入湖边村开展驻村帮扶以后,年近六旬的栀子满姑,带领我的满姑父,自信地通过土地流转,在村里租赁了400多亩土地,开挖了稻虾共作种养基地,发展稻虾产业。万事开头难,在稻虾共作产业基地开挖之初,为筹措产业发展资金,满姑为了搞到产业发展资金,到处奔波,四处求人。等资金凑齐之后,满姑又马不停蹄地北上湖北潜江,南下广东清远,考察与学习稻虾共生种养技术。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帮扶干部的协助下,满姑的稻虾共作产业,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产销两旺了。

    为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上半年,年近70岁的满姑妈,又在村里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带动全村的乡亲们发展稻虾共作种养产业,促使乡亲们依靠产业发家致富奔小康。

    有名言说:人生的追求永无止境。我的栀子满姑就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的人。2022年的春上,满姑又在村里办起了一个藕粉加工厂,每天凌晨,从雄鸡打鸣的时候开始,她就起床,开着一辆三轮电动车,迎着一串狗吠声,奔跑在乡村公路上,朝集市驶去赶场,一边推销着藕粉与藕丸,一边收集着农产品的销售信息。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成功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男人。撒切尔夫人的这话说得没错,我的栀子满姑妈,在农村事业上创造的辉煌,也有我的满姑父春生支持与打拼的一身汗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栀子满姑,这些年来在农村的精彩蜕变,家里产业的蓬勃兴旺,全是时代变革带来的成果。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