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周刊·什刹海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什刹海

守望秦岭


    守望秦岭,不仅是为了生态保护,为了我们的后世子孙有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为了守护我们的精神图腾,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空间和心灵家园。

    ■ 徐祯霞

    巍巍大秦岭,在中国的版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龙脉,它不仅仅是一座纯粹的山,还是融中华文明与历史于一体的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秦朝,就是在秦岭脚下建立起来的。自此,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更迭,它可以说是见证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从横向说,它划分了中国的南北,从纵向说,它让一个民族顶天立地,让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永远地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光照千秋。

    通晓《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这部震古烁今的伟大典籍,就是在秦岭脚下的楼观台写就的,老子李聃入函谷关,受函谷关关令尹喜盛邀,坐禅讲道,并将所讲所悟写了下来,写好之后,老子便骑青牛离去,据传说其进了秦岭山中,自此,再也没有出世,有人便说,牛背梁为何如此奇特,光溜溜的若一个形似牛背的山,就是因为老子的青牛入山后坐化,成却此山,牛背梁也便有了神秘和玄幻的色彩,青牛幻化成山,老子呢?是化了仙,还是入了寺和观?只是老子自此遁世再不复出,终没一个定论。但是因为老子李聃,让秦岭这座浩瀚的山又充满了无限的传奇色彩。

    好久没有上牛背梁了,今年春天,我却特别地想再登一次牛背梁,因为怀念,因为感恩,因为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秦岭的青山绿水,守望秦岭的永恒的美丽。当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牛背梁,我没有坐索道,我想用脚走走登上心中神圣的牛背梁。

    当初,来到牛背梁工作,原以为会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会一直守护着这座大山,一直守望着秦岭,因而对牛背梁倾注着太多太多的深情。日日沉浸在青山绿水中,似乎是我梦想和希冀中的生活,我曾经还幻想着在牛背梁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将牛背梁当成自己的家,那样,我就可以天天生活在秦岭的怀抱中。谁承想,三年后,因为工作原因,我就离开了牛背梁。

    其实作为牛背梁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有意识地守护着牛背梁生态环境,包括在牛背梁的建设中,就是在不破坏秦岭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建设,面对这样一座大山,没有开炮,没有乱砍滥伐,所有的修建都是在保持原有森林地貌的情况下人工开凿出来的,就包括那棵野生核桃树,它本就长在路中间,后来在修建的过程中,仍旧将它留在了路中间。野生核桃树,在遍地是树的秦岭山中算不上是名贵的树种,它太普通了,但是建设者并没有因为它的平凡和普通而将它恣意地伐断,依旧将它留在路中间,于是,它便成了一棵幸运的树,一棵引人注目的树,让所有的人都无法忽略。过往的人,都要迎着它走来,然后再在它的注视下离去,而它便成了所有人与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其实在牛背梁的沿途中,这样的树不止一棵,而是有很多棵,有核桃树,有柞树,也就是人们口中常常说到的橡树,这种树可以结橡子,橡子可以打凉粉,在生活艰难的年月,它是可以帮助人们度过荒年的。这种树,在秦岭山中,四处都是,它也是秦岭山中数量最多的树种。柞水何以得名?便是取了柞树的“柞”之名,这漫山遍野的柞树之下流出的水,就有了“柞水”,而这条河,其实是从秦岭之巅流下来的,它流过了几百里的路程,来到秦岭的腹地,这一个窝在秦岭怀抱中的低洼地带,人们在这耕田屯住,繁衍子孙,然后一点一点地扩大,便有了这样一个坐落在秦岭脚下的山城。县城不大,却饶是有趣,仿佛一只被人扎了口的麻袋,一头水流进,一头水流出,而中间这一处被山泉水滋养过的地方,人们便在此休养生栖,因此,又让柞水有别于其他的山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犹如塞上江南,外面的寒流进不来,里面丰沛的森林又让这里成了天然的氧吧,它似是一颗镶嵌在秦岭山中的明珠,又似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曼妙少女,它独特的妙,它另类的好,没有深入到其中,是体会不到的,可一旦深入其中,便会眷恋不已,甚至舍不得离开,这也是近几年众多外地人在柞水买房置业的原因。

    生活在秦岭脚下的人们,能够依山而居,能够傍溪而乐,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这或许是诸多柞水人舍不下美丽的秦岭,舍不下柞水这一片碧水蓝天的缘故吧,或许此生,做不了别的,那么就做一个秦岭的守护人吧,守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守护好这片故土家园,让天永远蓝蓝的,让水永远清清的,让万物自然地消长,让鸟儿自由地飞翔。这是秦岭脚下所有的人的梦想。背靠一座大山,任是时光荏苒,心中也总是青枝绿叶,蓬勃着生命中永恒的春天。

    守望秦岭,不仅是为了生态保护,为了我们的后世子孙有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为了守护我们的精神图腾,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空间和心灵家园。当一座青葱的山永远倒映着碧水蓝天,我们可以在透明的阳光下自由地呼吸和行走,那该是人类共同的守望与愿景。

    (作者简介:徐祯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陕西省百优文化人才,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创作作家,已出版著作《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月照长河》等。)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