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庭周刊 文明家风 PDF版下载

栏目:最美家庭

版面: 家庭周刊 文明家风

北京冬奥会冠军任子威:

“家是我圆梦奥运赛场不竭的动力”


    任子威和父母在一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从冬奥会场到人民大会堂,我再一次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三场“代表通道”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任子威动情地说:“人生需要有梦想、有目标,需要坚持,需要不断突破,我会继续身披国旗,为建设体育强国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2022年北京冬奥会,“95后”的任子威斩获了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冠军和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谈到这一骄人成绩时,任子威感激国家的培养和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他圆梦的机会,更感恩家人对他不求回报的付出,给予他驰骋赛场的勇气和力量。

    优良家风铸就坚强品格

    任子威出生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父亲任长伟是国家税务总局哈尔滨市香坊区税务局干部,母亲李艳为人正直、勤劳善良。任长伟和李艳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身边的同事朋友都称他们是“模范夫妻”。家庭温馨和谐,但夫妻二人从不溺爱孩子,特别是军人出身的任长伟从小就对任子威采取“军事化管理”。

    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任子威,身边都是作风硬朗、能吃苦的军人,耳濡目染,他身上也有了一份责任感和军人子弟的荣誉感。夫妻俩言传身教,带着小子威运动锻炼,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培养他坚忍执着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有时间,父亲就带着他体验基层税收工作,让他品尝工作艰辛和生活的不易。部队的优良传统和“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税务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成长和运动生涯,让子威从小养成正直友善、奋勇拼搏的品质,始终肩负责任、崇尚荣誉。

    家人支持成就奥运梦想

    任子威七岁的那年,学校选拔滑冰小队员,在众多优秀的小选手中他脱颖而出。看着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夫妻二人无条件支持,为孩子的训练做好后勤保障。为了不耽误子威学习,任长伟买了一辆小摩托车,每天早上5点送孩子去上冰。三九天,为了御寒,妈妈李艳给儿子准备两套衣服,一套厚棉服棉鞋上冰穿,等他训练完赶回学校再给他换上平时的衣服。就这样,父母年复一年地陪练、陪伴。眼看子威的训练步入正轨,父母又面临新的抉择。

    “虽然每天坚持训练,但孩子的学习一直都很好。”李艳看着儿子那么辛苦,曾一度想让孩子放弃滑冰,但任长伟却认为,黑龙江的冰雪体育在全国是响当当的,而且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只要坚持一定能出成绩。

    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任子威成了一名专业运动员,妈妈推掉一切应酬,全身心陪伴儿子,每天风雨无阻往返于家和训练场之间,既当陪练,又当“教练”,为孩子科学规划营养食谱、制定体能锻炼及训练计划、保障措施,帮助他克服情绪障碍、专注提升训练质量,鼓励他战胜困难。在任子威训练受伤或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爸爸总是告诉他:“好男儿掉皮掉肉不掉队”“在最困难的时候,再坚持五分钟,胜利就会属于我们”。

    追梦路上永不言败

    任子威16岁就离开家外出训练,连续多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每每成绩不佳或特别想家的时候,电话那边总是传来“军人爸爸”坚定的声音:“儿子,我们要么不干,干就第一;儿子,你永远记住,国家队队员也和军人一样,一定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永不言败。”

    在追梦的路上,家庭一直是他坚强的后盾,很多熟悉任子威的人都喜欢叫他“大象”,谈到缘由,任子威说:“大象躺下来是很困难的,我的人生没有‘躺平’二字。”

    为了祖国的荣誉,任子威奋力拼搏,“军人爸爸”的坚定鼓励和殷殷嘱托时刻萦绕在他耳畔,代表祖国征战,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在赛场上,任子威不断刷新成绩、屡获佳绩。2022年,他终于站在了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上。赛后,任子威在接受采访时说:“再难我也没有放弃,拼尽了全力。我们可以为国家付出一切,为国家做出贡献。”

    良好的家风孕育优秀儿女,谈到儿子的成长,任长伟说:“我庆幸生活在盛世中华,感恩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感谢党和国家的厚爱,把任子威培养成才,我们全家要把所有的美好和幸福化作奋进的动力,为国家争取更大的荣光。”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